诸葛亮|诸葛亮通医,曾发明“诸葛行军散”等,为何他却如此短寿?

诸葛亮三兄弟中,哥哥诸葛瑾活了67岁,弟弟诸葛均虽史无记录,但他们的父亲诸葛珪去世于189年,263年蜀汉灭亡时,诸葛均还活着,则寿命至少在73岁以上 。诸葛亮通医,曾发明“诸葛行军散”等,为何他却如此短寿?
诸葛亮|诸葛亮通医,曾发明“诸葛行军散”等,为何他却如此短寿?
文章图片
元代赵孟頫绘诸葛亮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是《后出师表》中的千古名句,一般认为写于建兴六年(228年),此年诸葛亮已47岁,6年后(234年10月8日),星陨五丈原,年仅53岁 。(《三国志》记为54岁,可能是虚岁,因诸葛亮生于181年)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吴国张俨的《默记》,陈寿写《三国志》时未收,后东晋裴松之把它引入注中,故后人对作者是谁,尚存争议 。一般认为,前后《出师表》气质相近,应出自一人之手 。特别是诸葛亮逝后葬在定军山,墓穴甚小,仅容棺木,身后仅给子孙留下800棵桑树、15顷薄田,用生命践行了“鞠躬尽瘁”的诺言 。
唐代杜甫在《蜀相》中,感慨道: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由此留下一个千古之谜:诸葛亮三兄弟中,哥哥诸葛瑾活了67岁,弟弟诸葛均虽史无记录,但他们的父亲诸葛珪去世于189年,263年蜀汉灭亡时,诸葛均还活着,则寿命至少在73岁以上 。
诸葛亮通医,曾发明“诸葛行军散”等,为何他却如此短寿?
刘备原本想找个外交人才
三国时,诸葛可称望族 。
诸葛瑾在东吴当高官,诸葛亮在蜀国独揽大权,他们的从弟(共曾祖不共父,称为从)诸葛诞在魏国当将军 。《太平御览》称:“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 。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 。”诸葛诞后因起兵反司马昭被杀 。
据王德峰、梁汉珍考证,诸葛出自葛天氏 。葛天氏本远古部落,是乐舞的始祖,远祖伯益助大禹治水有功,大禹曾想禅位,伯益避走,其子受封在葛国,后代皆姓葛 。
秦末时,陈胜起兵,葛婴为将 。葛婴战功累累,因误会被杀 。汉文帝悯其功,封葛婴的孙子为诸县侯,在今山东省诸城市西南,两汉属琅琊郡,因地名赐姓诸葛 。
史书上记录的首位诸葛家族成员是诸葛丰,曾任司隶校尉,负责监察近畿各郡 。因弹劾权臣,降为城门校尉,继而被免官 。
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官至泰山郡丞,郡丞是太守佐官,掌兵马之权,秩六百石,已属高官 。诸葛珪去世时,诸葛瑾可能才13岁,诸葛亮8岁,由叔父诸葛玄抚养 。诸葛玄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治所在江西南昌),后东汉朝廷任朱皓为太守,诸葛玄转投刘表 。公元197年,因朱皓讨伐,诸葛玄被乱民所杀 。
16岁的诸葛亮只好带着弟弟躬耕陇亩,10年后被刘备重用 。后人称其“隐居”,但在《三国志》的相关记录中,未见“隐居”二字 。
刘备请诸葛亮出山,可能是指望他发挥外交才能,为自己谋生存空间 。
权力平衡为何没建立起来
刘备非雄主,但在用人上颇有心计,一直注意保持平衡:
重用诸葛亮后,同时重用“凤雏”庞统,谋取益州时,只带庞统“随从入蜀”,将诸葛亮留在荆州 。
诸葛亮|诸葛亮通医,曾发明“诸葛行军散”等,为何他却如此短寿?
文章图片
(明)朱瞻基《武侯高卧图卷》
刘备得到益州后,重用法正,与诸葛亮抗衡 。法正是“东州士”,据东晋人常璩的《在华阳国志》:“时南阳、三辅民数万家避地入蜀,焉恣饶之,引为党羽,号东州士 。”“东州士”与荆州集团、益州集团关系微妙,法正因未得刘璋重用,所以力助刘备 。法正性桀骜,诸葛亮也得让他三分,可惜45岁时病逝,刘备“连哭数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