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诸葛亮通医,曾发明“诸葛行军散”等,为何他却如此短寿?( 三 )


早逝或因吃错药
一般来说,过度劳累致病,但不会致死 。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得知张苞去世,顿时呕血,这是他患病之始 。据此分析,诸葛亮可能患肺结核或肝硬化,这两种病都与劳累过度有关,但从发病到死亡,需较长时间,与诸葛亮的情况不符 。且《三国志》中,并无诸葛亮“呕血”的记录 。
据《晋书·宣帝纪》记载:
(诸葛)亮使至,帝(指司马懿)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米?对曰:三四升 。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意思是诸葛亮事必躬亲,20杖以上刑罚均亲自过问,每日饭量只有三四升(约为今天的八两到一斤左右),所以司马懿认为诸葛亮难长寿 。
有学者推断,诸葛亮可能患了胃溃疡 。中国是胃溃疡疾病高发国,在今天,约有1.2亿人患此病,中老年人占70%以上,患者数量达全球的30% 。
诸葛亮|诸葛亮通医,曾发明“诸葛行军散”等,为何他却如此短寿?
文章图片
(明)戴进《三顾茅庐图轴》
东亚人易患胃溃疡,与食腌制品多、食水果少有关,此外,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也会明显提高患病率,有学者认为,胃溃疡也是一种“心病” 。严重胃溃疡可能引发胃出血,造成死亡,但胃溃疡症状明显,患者长期痛苦,史书却无任何记载 。
从流传至今的“诸葛行军散”看,其中含硼砂3.1克、明雄黄24.8克、火硝0.3克,飞金(即金箔)20页 。硼砂会引发胃衰竭,明雄黄能制取砒霜,火硝也有毒性 。此药如剂量适当,对年轻士兵影响可能不大,而诸葛亮这样的老年胃溃疡患者,恐怕吃不消 。
诸葛亮不会摆七星灯
在《三国演义》中,称诸葛亮在军中燃七星灯,祈求续命 。其实,这种法术始于宋初《太上说中斗大魁保命妙经》,诸葛亮应该没学过 。
诸葛亮的好友徐庶喜佛教,曾“听习经业,义理精熟”,诸葛亮可能也读过佛经和道家典籍,但难说是信徒 。只是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道教的社会影响大,正如许地山先生所说:“从我国人日常生活底习惯和宗教底信仰看来,道底成分比儒底多 。我们简直可以说支配中国人一般底理想与生活底乃是道教底思想,儒不过是占伦理底一小部分而已 。”于是,诸葛亮被写成了半仙 。
【诸葛亮|诸葛亮通医,曾发明“诸葛行军散”等,为何他却如此短寿?】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中一句“奇谋为短”,后被演绎成“诸葛亮是常败将军”“诸葛亮不会打仗”等,事实真是如此吗?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蜀国人,亡国后在晋朝任“佐著作郎”“著作郎”,自然谨言慎行 。“奇谋为短”化自司马懿的评价:“(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 。”在司马懿看来,诸葛亮应早早投降,才算“见机”、“多决”和“有权” 。
在《三国志》中,陈寿对诸葛亮评价极高,不加两句批评,怕过不了关 。至于魏延建议“兵出斜谷”,纯属小儿科,400年前已被韩信操作过一次,曹魏怎能不防?
其实,后代主流意见均称诸葛亮是“名将”,只是康熙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为人臣者,惟诸葛亮能如此耳 。”片面褒扬其忠诚,人们才不太好意思把诸葛亮和“兵者,诡道也”联系起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