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后,为何楚国还能坚持50多年?原因有四个!
鄢郢之战,是指周赧王三十六年至三十七年(前279年-前278年),秦国名将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 。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秦昭襄王派大良造(爵位名)白起率军大举攻楚 。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白起率军数万沿汉江东下,攻取沿岸重镇,掠取汉水流域丰饶的粮草补给军需,出敌不意突入楚境 。攻克邓、鄢城后,白起休整部队,补充兵员和物资 。
文章图片
比如秦昭襄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0年),秦国攻打赵国,围攻阏与(山西晋中和顺),赵国的大将赵奢前去营救,将秦军打败 。在阏与之战中,强大的秦军被赵军击败,这促使秦国逐渐将赵国视为自己的头号大敌 。换而言之,在阏与之战后,秦国将注意力放在了赵国身上,这让楚国获得了喘息之机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不先重创赵国,就准备一鼓作气消灭楚国,那么这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比如秦国大军出动之后,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国完全可以趁势攻打秦国,从而让秦国腹背受敌 。
三
就第三个原因来说,楚国地域辽阔,可以通过迁都来抵消都城被攻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在战国七雄中,对于韩国、赵国、齐国等缺乏战略纵深的诸侯国来说,都城一旦被攻占,确实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但是,就楚国来说,显然并不存在这一问题 。在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被白起攻占之后,楚国立即迁都到陈,也即今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一带 。当然,对于陈都来说,距离秦国依然相对较近,所以这不是一个长久之计 。等到了公元前253年,楚考烈王迁都到巨阳,也即今安徽省阜阳市一带 。
文章图片
【楚国|白起攻破楚国都城后,为何楚国还能坚持50多年?原因有四个!】公元前241年,面对秦国的步步紧逼,楚考烈王迁都到寿春,也即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一带 。对于楚国来说,巅峰时期的疆域西起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东至大海,南起南岭,北至今河南中部、安徽和江苏北部、陕西东南部、山东西南部,幅员广阔 。因此,相对于战国七雄中的其他诸侯国,楚国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这为其不断迁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迁都寿春之后,楚国向东还拥有大片的疆域,比如今江苏省、浙江省乃至于山东省南部等地 。而这,自然为战国末期,楚国苦苦支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四
最后,就四点原因来说,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拥有都城被攻占后的应对经验 。春秋末期,吴国就在柏举之战中攻占了楚国都城 。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都的远程进攻战 。虽然在柏举之战中,楚国都城被吴国攻占 。但是,因为楚国除了都城之外,还拥有广阔的城池,这让楚国最终击败了吴国大军,恢复了原先的疆域 。
文章图片
在此基础上,楚国显然也吸取了相应的教训,增强楚国都城之外城池的实力,比如在这些城池准备一定的兵马和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所以,等到公元前278年,白起攻占楚国都城之后,楚顷襄王不至于一下子就不知所措,而是立即迁都,并调集兵马进行反击 。当然,战国中期的秦国,不是春秋末期的吴国可以相提并论 。所以,楚顷襄王尽管收复了部分城池,却没能将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夺回 。不过,即便如此,楚国也展现出自己处理都城被攻占方面的经验,从而在都城被攻占之后,又坚持了50多年,直到公元前223年,才被王翦率领的秦军消灭 。
推荐阅读
- 图源|一张照片攻破人脸识别系统:能点头摇头张嘴,网友:太可怕
- 韩信|长平之战中,如果韩信指挥赵军,白起指挥秦军,结局会怎样呢?
- 春秋|春秋时期,为什么一些国家的君主都称“公”,楚国却称“王”?
- 楚国|“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国为何与吴国关系交恶?
- 楚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有多惨烈?
- 楚国|实力强劲的楚国,是如何失去和秦国争夺天下的资本的?
- 西周|西周历史:吴国、楚国、赵国、秦国的来源
- 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中,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这一数据是否属实?
- 赵国|长平之战中如果赵国没有换将,廉颇对白起,最后谁会赢?
- 楚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曾两次被攻破都城,最终是如何力挽狂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