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不可一世的康熙大帝晚年为何多次嚎啕痛哭?


康熙|不可一世的康熙大帝晚年为何多次嚎啕痛哭?
文章图片

康熙皇子影视形象
如果说真正把握住康熙的心理的人只有雍亲王胤禛,他从始至终只打温情牌,因为他知道老皇帝心里最缺的是亲情 。
早在废黜皇太子时康熙因此严重抑郁,身患重病时,是胤禛率先向康熙陈请,自愿冒死择医 。并亲自参与检视药方,寸步不离的地步 。康熙曾在上谕中对诸子一一评价,其中对胤禛表现出格外亲切,赞誉他孝诚,要知道这正是废黜皇太子胤礽的最重大理由 。康熙说:“朕之诸子,多令人视养……惟四阿哥朕亲抚育,幼年时,微觉其息怒不定,至其能体朕意,爱朕之心,殷勤恳切,可谓诚孝”
和普通人一样,皇帝们更在乎哪个儿子对他孝顺,甚至他们比常人更缺乏亲情温暖,胤禛给了他巨大的亲情慰藉 。
康熙|不可一世的康熙大帝晚年为何多次嚎啕痛哭?
文章图片

雍正帝
三国时期,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时期与这个颇有相似之处 。当年在曹操眼里最欣赏的还是曹植,原因最重要的就是曹植的才华太大了,曹丕与之相比逊色太多 。有一次,曹操出征,二子相送,曹植又拿出本色才华为曹操吟诗作赋送别,曹操听了自然高兴 。这时候曹丕非常紧张,问自己的老师吴质,自己的文学才能肯定不行,但是如何能让父亲对自己满意呢?吴质说:“王当行,流涕可也” 。于是靠着超一流的演技,果然俘获了曹操的心,认为,曹植虽然有才华,但和曹丕比起来对自己的情感差的太多 。
康熙恰恰更需要这份情感,在冰冷的政治宫殿中,老皇帝的内心被四阿哥胤禛少有的温暖所熨烫 。
【康熙|不可一世的康熙大帝晚年为何多次嚎啕痛哭?】参考资料《清圣祖实录》、《清史稿》、《雍正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