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国古代的“人口普查”什么样?明朝建了960间房来存放“户口本”( 二 )
最早的比较完整的人口统计数据,出现在西汉末年的汉平帝时期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民户千二百二十三万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万四千九百七十八” 。《湖南经济通史》也引用了《汉书·地理志》的数据说,汉平帝时期湖南地区的人口是71万余人,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2% 。其中,长沙郡43470户,235825人 。
【明朝|中国古代的“人口普查”什么样?明朝建了960间房来存放“户口本”】不过,以古代的交通条件和统计能力,能够把户口数和人口数精确到个位数,还是令人生疑的 。更不用说曾经“平水土、分九州、数万民”的大禹,西晋皇甫谧在《帝王世纪》一书里说,所谓大禹“数万民”就是统计人口,还言之凿凿地说,当时统计的数字是13503923人 。这种说法大概也就只能列入神话传说了 。
明朝建了960间房来存放“户口本”
户籍制度在封建社会,与徭役直接相关 。在历朝的开国皇帝中,明朝的朱元璋应该是最为重视人口统计的 。
早在起兵抗元期间,每次带兵攻克城池,朱元璋就向老百姓发放“户由”,户由上面记录了民户的姓名、籍贯、田土、房产等 。为了取信于民,据《国初事迹》记载,朱元璋还“俱自花押” 。
到了坐稳江山之后,朱元璋开始推行“户帖”制度 。户帖可以说是今天的户口本的雏形 。户帖由户部印制,上面记载了每户的人口、籍贯、年龄等信息,不仅有勘合字号,还有户部的官印 。户帖一式两份,一份归户部,一份由百姓自己保存 。
印制的户帖,虽然记载很详细,但是容易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也不好修改 。于是,到了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又推出了“黄册”制度,黄册“以人户为母,以田为子,凡定徭役、征赋税用之” 。后来,又编制了登记田亩的“鱼鳞图册”,鱼鳞图册“以田为本,以人户为子,凡分号数、稽四至,则用之” 。
黄册不仅记录人口信息,还要标明和区分户籍种类 。明代有民户、军户、匠户、灶户等户籍分类,不同的户籍对应不同的赋役 。按照当时的规定,每十年编制一次黄册,由户部统一指挥,地方官府具体负责,称作“大造黄册” 。地方官府以里为单位,每里制作两册,派遣官吏下乡逐户核查、填写信息 。这两本册子,一本留在地方官府,是用青纸做封面;另外一本上交户部,是用黄纸做封面,后来就称作“黄册” 。
每次上交的黄册越来越多,为了找地方存放,朱元璋选定了南京的后湖(今玄武湖),建造房屋专门存放黄册 。到了明末,玄武湖黄册库房多达960间 。
据统计,明朝一共大规模造了27次黄册,每次6万多册,南京玄武湖黄册库至少收藏了179万册 。可惜的是,到了明朝末年,为了抵抗清军的进攻,明军就地取材,把黄册当作守城物资,有的拿去填充城墙,有的拿去制作火药引信,一下就毁掉了一大半 。到了清初,黄册更是大量散失,甚至在路边论斤卖 。清朝桐城诗人方文的《负版行》描述了当时的场景:“不知是何大书册,路旁堆积如芦柴 。行人纷纷来买此,不论何书只秤纸 。官价每斤钱七十,多买少买随人耳 。借问此是何版图?答云出自玄武湖 。”令人唏嘘不已 。
不过,虽然官方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修造黄册,“费民间无限金钱,不过置之高阁”,也没有得出令人心服口服的人口数字 。史学界一直不太认可明朝的人口统计数量 。《明实录》记载的明朝人口巅峰总数是6015万人,《中国人口史》认为,明末崇祯三年人口可能有1.9亿,崇祯十七年大约是1.5亿 。《湖南经济通史》在考证明朝万历年间湖南地区人口时,也是采取估算的方法,估计湖南地区的户数在90万户至95万户之间,人口为500万左右 。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行程码|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相关扩容设备测试所致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市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后来者持续涌现!
- 亚马逊|全球跨境支付公司Thunes任命新高层,助力中国跨境电商卖家
- 故障|中国电信网络故障频发!多地网友称行程码“数据查询异常”
-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空中上网产品:支持在线音视频等
- 行程卡|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对相关设备紧急扩容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