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国古代的“人口普查”什么样?明朝建了960间房来存放“户口本”( 三 )
就连明朝官修书《大明会典》在说到黄册时,先是肯定了之前的成绩:“国初核实天下户口,具有定籍,令民各务所业 。”然后毫不讳言地指出:“其后休养既久,生齿渐繁 。户籍分合及流移附属,并脱漏不报者多,其数乃减于旧 。”由此可见,修造黄册确实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
康乾30年里湖南人口增长了4倍多
纵观封建王朝时期,官府管理户籍统计人口,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派差和税赋,最简单的做法就是沿袭旧例 。
清军入关后,基本参照明代户籍管理和户口统计制度,确立了对州县赋役户的户籍管理和户丁编审的一套制度,凡“编审责成州县印官察照旧例造册” 。所谓的“察照旧例”就是参考明代制度 。
一开始是三年进行一次人口统计,顺治五年(1648)规定,州县赋役户丁“三年编审一次……凡造册人户,各登其丁口之数而上之甲长,甲长上之坊、厢、里长,坊厢里各长上之州县,州县合而上之府,府别造一总册上之布政司……总其丁之数而登黄册” 。后来变成了五年进行一次人口统计,顺治十三年(1656)规定,州县城乡赋役户丁每五年编审一次 。
明末清初,社会动乱不已,湖南地区也是烽火连绵,按照《善化县志》的描述,“残毁瓦砾,荆榛千里,如一青嶙,白骨所在皆然” 。另据《长沙县志》记载,湖南地区当时有“弥望千里,绝无人烟”之说 。战乱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人口剧减 。据《清朝文献通考》考证,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湖南地区人口只有121万余人 。而在明朝隆庆六年(1572),湖南地区的人口有191万人 。百余年间,人口少了三成多 。
不过,清朝初年人口的减少,除了战乱的影响外,瞒报数据也是一大原因 。几千年来,一直奉行的是按照人口缴纳赋税的制度,人丁越多,赋税越重 。为了逃避赋税,瞒报人丁是常有的事情 。康熙五十一年(1712),康熙下旨说:“人丁编审,按康熙五十年征粮丁册定为常额,其新增者谓之‘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格外开恩的“永不加赋”,从经济利益上消除了人口增长的约束机制 。
到了雍正元年(1723),又推行“摊丁入亩”政策,正式取消了人头税 。每户缴纳赋税多少随田亩而定,不再受人丁增加的影响 。
人口增殖一旦摆脱了赋税和差役的制约,再加上农耕业的技术发展,人口数量就像脱缰的野马狂奔起来 。
以湖南地区的人口统计为例,康熙五十年(1711)只有1550595人,但是到了乾隆七年(1742),就增至8445179人 。仅仅隔了31年,人口就增加4倍多 。再到后来的道光三十年(1850),湖南地区人口突破了2000万,达到20614000人 。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远远不是自然增长的概念所能解释的事情 。
文章图片
1931年2月8日,刊登在湖南《大公报》上的湖南人口统计 。
民国查出了“四万万同胞”
民国时期,当时人口统计成员主要是警察 。但并不是警察挨家挨户地上门调查,而是要各地方人口自己到指定地点进行登记 。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人口调查数据至今众说纷纭,但“四万万同胞”的说法却异常响亮,这是怎么回事?
1912年,中华民国刚刚成立,北京政府内务部就进行了一次人口清查,被认为是中国有史以来人口普查项目最详细的一次,不仅将各省的人口数按性别、年龄每5岁一组,从1岁至110岁编列,甚至对死于传染病的人数也按每5岁一组,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统计方式 。这次调查结果一直拖到1916、1917年才陆续发表,但却只有苏、浙、赣等19省和绥远、京兆两特别区的数据,安徽、广东、广西等个别省却未调查,因此得出的41964万人难以让人信服 。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focus seller|销量增涨1500%!GMV翻3倍!是谁在加速中国跨境商家出海变现?
- 阿里巴巴集团|麦当劳中国与阿里巴巴合作升级,将聚焦会员服务、IP合作、全渠道营销等新领域
- 行程码|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相关扩容设备测试所致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市场|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后来者持续涌现!
- 亚马逊|全球跨境支付公司Thunes任命新高层,助力中国跨境电商卖家
- 故障|中国电信网络故障频发!多地网友称行程码“数据查询异常”
- 中国电信|中国电信推出天翼空中上网产品:支持在线音视频等
- 行程卡|中国电信回应“行程码查询异常”:对相关设备紧急扩容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