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十二时辰|浅谈《长安十二时辰》到底能还原几分真实的唐朝

《长安十二时辰》改编自马伯庸的同名小说,是他自《三国机密》《古董局中局》之后又一部作品被改编,故事讲述唐玄宗天宝三载上元节这天,热闹繁华的长安充满节日气息,结果面临空前的破坏,主人公李必和张小敬负责解除危机,被网友戏称为“长安版24小时” 。
据说原本拍摄完成的版本是60集,如今一再拖延,最后定档的是48集 。导演曹盾在一些宣传中称,他们原本就准备了两版,还说本来就更加满意这48集的版本,似乎暗示该剧并没有遇到什么审查删减问题 。
长安十二时辰|浅谈《长安十二时辰》到底能还原几分真实的唐朝
文章图片

认为所有人都可以自由行走在丝路进行贸易,是今天对古代商贸活动通过一些表述产生浪漫化的想象 。
在古代分区域、分阶段丝路贸易都被一些人垄断,外人想要插手是很困难的 。一方面,边关市场是管理严格的,商人进行了限定,就像入贡者主要就是参与贸易,每一次数量是有限定的,偶尔会有人数超员情况,但多出的人也是被安置的;而内地商人要自主买卖在古代并不容易,尤其唐朝,至少制度层面对出境是十分严格;其次,越大宗交易越有垄断性质,从古至今都一样 。在外族也如此,商人这一行业也有一定排他性,尤其利益巨大的丝路贸易 。
如宋末的西北塞外发生过一个著名的商队事件 。
也是中亚地区的花喇子模强大(比唐朝昭武九部更靠西,今土库曼斯坦大部与乌兹别克斯坦西部咸海附近,咸海历史上就叫花喇子模海 。从部族上属波斯和突厥混合后裔,所以花喇子模有经商传统又以武力著称),他们不服崛起的蒙古,怀疑假冒草原商队,在讹答剌(今哈萨克斯坦奇母肯特)劫夺财物不说,还杀了商队400多人,引来成吉思汗的征伐 。
这一事件很多研究者都认为商贸活动只是双方表面的借口,主要原因是蒙古消灭西辽以后,想要继续向西拓展 。就事论事来说,花喇子模在一百多年来一直是丝路贸易垄断者,哪怕之前塞尔柱为宗主还是契丹西辽为宗主时,花喇子模都在天山一线占据贸易优势,他们为两个宗主代管交税,最后花喇子模凭借经济实力崛起,反超西辽 。成吉思汗派出一支四五百人的大型商队进入丝路,两三百年来,蒙古缺少在天山沿途的贸易传统和资质,就这一点,足以让花喇子模觉得利益受到巨大侵害 。
长安十二时辰|浅谈《长安十二时辰》到底能还原几分真实的唐朝
文章图片

再如清朝中期的浩罕人(今属于乌兹别克东部,历史上也占据吉尔吉斯一部分)也垄断天山南北丝路,百多年里也迅速崛起,一如花喇子模翻版,后来借英俄扶持还一度进犯西北 。他们不仅在清朝河西走廊垄断买卖,塞外在新疆、中亚各集市也包揽代理经营 。从乾隆中期起,官府就把丝绸之路贸易交给浩罕人打理,他们成了丝路商人的总代表,为后来埋下严重隐患,可见中亚问题专家潘志平先生的相关研究 。
从《长安十二时辰》还原西市贸易看就仅仅是历史表象,剧中提及开市在巳时,实际唐朝的东、西两市每日要午时开市,也没有经营十二时辰 。每次击鼓300下开市,到傍晚太阳下山时,击钲300下闭市 。唯一特殊就是上元节,因为晚间是元宵节观灯,没有宵禁 。
剧中一些镜头扫过特效还原的城坊,实际长安只是西城,以隋朝新建的大兴城为主体 。而东面归万年县,是另外一半,以中路朱雀大街为界,要两县一起才是108坊 。而靖安司在历史上并不靠谱,唐朝维系京师主要是金吾卫禁军,在每个城坊驻扎几十人或上百人 。
实际上治理西城是长安县,东城是万年县,京兆府则负责周围新丰、蓝田、三原等二十来个县 。正如张小敬之所以被关押进牢狱,就是杀了万年县的长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