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朱棣为什么立行动不便的朱高炽为太子,而不立战功赫赫的朱高煦

公元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为了提防燕王造反,朱允炆任命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室 。又让宋忠屯兵开平,调走燕王管辖的军队 。朱棣这个时候非常明白,前几位藩王都被削,自己也难逃厄运,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让张昺、谢贵到府里查验 。两个人进府以后,朱棣派送把他们擒获,连通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块杀害,当天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并控制了北平城 。
朱棣|朱棣为什么立行动不便的朱高炽为太子,而不立战功赫赫的朱高煦
文章图片

(《大明风华》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
在靖难之役的战场上,朱高煦多次救朱棣的性命 。可能为了答谢朱高煦,朱棣说了一句:“勉之,世子多疾”,朱棣的这张空头支票最后也没有兑现 。为何立朱高炽不立朱高煦呢?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的时候,依靠的是朱元璋的《皇明祖训》,为自己发动“靖难之役”,提出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在继承皇位上朱元璋采取的是“嫡长子继承制”,朱元璋很早就立朱标为太子 。
朱棣|朱棣为什么立行动不便的朱高炽为太子,而不立战功赫赫的朱高煦
文章图片

朱棣辛苦得来的江山,不能再一次违背祖制 。嫡长子继承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根本,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基础 。朱棣不可能再一次打破制度,如果立朱高煦的话,也就意味着只要你是皇子身份,你就可以起兵 。
当时嫡长子朱高炽还在,虽然体弱多病,毕竟人在哪里;另外支持朱高炽不光武将,还有文臣 。比如大家熟悉的金忠、黄淮、解缙、尹昌隆等等 。而支持朱高煦的,都是武将 。一个国家的治理,不是光需要武将打天下,还需要文臣 。
朱棣立朱高炽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皇太孙朱瞻基 。朱棣对朱瞻基的喜欢,满朝文武百官都能看出来,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北平狩猎,朱瞻基跟着,路上看见农田,朱棣便让停车,带着孙子看农民的辛苦农作 。
朱棣|朱棣为什么立行动不便的朱高炽为太子,而不立战功赫赫的朱高煦
文章图片

(朱瞻基画像)
永乐八年(1410年)朱棣率大军北征蒙古,让夏元吉辅导皇孙朱瞻基留守北京,开始处理国事的实践 。永乐九年(1411年)十一月,年仅14岁的朱瞻基被立为皇太孙 。朱瞻基经常伴随在明成祖身边,随着时间的推移朱瞻基的文治武功在增进,朱棣对长孙的文才武略也十分赞赏 。
【朱棣|朱棣为什么立行动不便的朱高炽为太子,而不立战功赫赫的朱高煦】明成祖把继承和发展祖宗基业的希望,寄托在了这位聪明、英俊、机智、勇敢的贤孙身上 。朱高炽能够继承皇位,多半有儿子朱瞻基的功劳,因为朱棣想靠皇太孙朱瞻基,发展大明王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