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徐志摩的独子,102岁仍健在,说母亲并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 二 )


文章图片

徐善曾与其家人回海宁,拜祭祖父徐志摩
张幼仪晚年时,在哈佛大学东亚系毕业的侄孙女张邦梅的协助下,口述了本自传,题为《小脚与西服》 。这是张幼仪首次打破沉默,对外界发声 。该书起初用英文写作并在美国出版,后来经谭家瑜翻译成中文,于1996年在台得以初版 。
而大陆这边,则待黄山书社于2011引进,我们才得窥一丝究竟 。特别是借此得知张幼仪对于自身遭际,以及对于徐志摩、对于林徽因陆小曼等“情敌”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所思所想为何 。这是唯一一本“信史” 。尽管,张邦梅的祖父、也即张幼仪的八弟张禹九,临终前得知孙女要写作这样一本传记,曾再三叮嘱,写徐志摩时,“要对他忠厚些”,还交代葬礼上务必朗诵徐志摩的诗 。
徐志摩|徐志摩的独子,102岁仍健在,说母亲并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
文章图片

张幼仪与后辈张邦梅,1986年
这些年,有些自媒体似乎意在“抹黑”林徽因,动辄抬出的“论据”之一,是张幼仪如何“恨”林徽因,对陆小曼反不计较云云,可翻过这本书,再多看看一些资料,即可知是断章取义的,是经不起推敲的 。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明显读出她的某些纠结:对前夫是有责怪,但基本原谅 。徐对她冰冷乃至无情,她一直都认为是自己当时读书少,跟不上人家节奏 。老年的她,还不忘告诫后辈,“在中国,女人是一文不值的,可是啊,我们还是要活出自己的价值”,“你晓得,文人就是这德行”!
徐志摩|徐志摩的独子,102岁仍健在,说母亲并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
文章图片

张幼仪与其老伴苏纪之医生
对徐的后妻陆小曼,她的持论是很宽恕的,甚至多是同情,为之唏嘘不已;而对于林徽因,是有些许埋怨——认为林不嫁给徐,辜负了他的一番深情,但绝对说不上“恨” 。这一情况,与徐积锴的议论是最吻合的 。
徐积锴晚年曾这么说,“母亲并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因为她没孩子”,“虽然陆小曼部分选择的确伤害到了徐志摩,可总的来说,她还是帮助了徐志摩很多,尤其是在生命的后半段” 。
徐志摩|徐志摩的独子,102岁仍健在,说母亲并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
文章图片

说起来,张幼仪其人,委实是一个中国传统美德与“西化观念”和谐地混杂搭配,又能活出自我的女人 。
徐志摩|徐志摩的独子,102岁仍健在,说母亲并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
文章图片

张幼仪母子
后人眼中的张幼仪,绝大多数时候,都无非一介忍气吞声的“贤妻良母”形象,其实是很大意地忽视了她身上“奇女子”、及异常大气的一面 。而且,我素以为,张身上最令人钦佩的,是“体谅并宽恕一切人”的美德,以及那种“顽强的责任感”——徐志摩人格成分中最缺的正是此点 。她少女时代遇人不淑,沦为一时的牺牲品,可她的为人实足令人敬重,也把“前夫哥”徐大诗人陪衬的尤其薄幸 。
以她这种德操,对林徽因压根也恨不起来 。说她“恨”,不如说是后世很多自媒体作者期待她“恨” 。据现有材料,张幼仪终其一生,其实都没说过林徽因一句不好听的话 。她一直很平心静气地看待往事,也一直都清楚,徐当初逼迫她离婚,林徽因根本说不上有啥错 。
徐志摩|徐志摩的独子,102岁仍健在,说母亲并不讨厌林徽因,最同情陆小曼
文章图片

“康桥”
她的言下之意是,林徽因只是一个徐志摩没能实现的梦想 。徐志摩生性浪漫,那时没林徽因也会有张徽因李徽因出现,让徐为之神魂颠倒 。她能理解到的是,林徽因彼时不过16岁少女,从未主动迎合,也始终不失分寸,不好责怪什么 。对陆小曼,她倒有一事不满,说“陆得知徐飞机失事后拒领尸”——尽管徐遽然逝世后,陆小曼一下子经济困顿,她还主动给过钱施以援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