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深度|星空之外,几捆白菜背后,是一张阴影里的地推众生图( 三 )


虽然如此,身下这辆疲惫的电瓶车却往往并不能带着他们逃离负债的漩涡。欠债的大多数地推赚到钱却留不住,陷在网络赌博里,一把炸金花输掉三千块钱,一个月输掉五六万的人比比皆是。赚快钱带来的刺激继续把他们重新拽进赌博-赚钱的回合制游戏里,像一群永远离不开街道的三和大神。
极少的情况下,周彦的团队里会有年轻女孩来做地推。
因为总要抛头露面的去“搭讪”陌生人,地推这一行是很少有女生的,有也多是40岁左右的年纪,再年轻些的都抛不下脸面。
“那个女孩之前因为事故毁了容,要去上海做手术,手术一百万,她还差着几十万。她一直带着口罩,吃饭喝水都不和其他地推伙伴在一起,那时候还没有疫情。”
她做了一年多,赚够钱了就辞职走了。
大冬天晚上十一点,街上连条狗都没有了,她还在守着人下单。“同片区的地推都有点‘恨’她”,周彦有时候会接到其他地推伙伴的抱怨,“因为她每天都要做到20单以上,很多生意要靠抢。来干这行的,大家都需要钱。”
阴影|深度|星空之外,几捆白菜背后,是一张阴影里的地推众生图
文章插图
薛成算过笔账,除了治病的钱,大女儿每年一万的学费,每个月1500的生活费,加上小儿子的抚养费用,再加上夫妻俩在北京一个月一千多的房租以及其他日常开销,几乎就磨平了自己做地推每个月的工资。
“钱省不下,啥也剩不下。我也不敢换工作,换个活儿没有收入就麻烦。”
他只能每天把车骑的飞快,后箱里的物件摇摇晃晃地被撞的直响。
在地推这个行当里,46岁的薛成算是不折不扣的老人。年纪大了腿力不够,业绩上不去,所以很多公司都明确说不要40岁以上的员工。不过这两年生鲜电商烧钱竞争再起,地推的需求量大,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不是没有打过电话来,但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换过公司,
这份工资一个月都断不得,他担心如果无法适应,到时候要是再想回到美团买菜,人家可能就不收他了。
也是因为这样,除了每个月陪妻子去复查的一天休息,他每天都会出去工作,按他的话说,有时候运气不好一天碰不到几个人,就得多干一天来补,每个月680的全勤奖却闪失不得。
读大学的女儿暑假里会来北京看他们,这几乎成了薛成唯一的寄托。
去年夏天女儿来北京住了一个月,可以帮妻子做做饭,那段时间薛成特别有劲,每天心无旁骛的在路上跑,16600块钱就是那一个月挣回来的,这是他津津乐道的最高纪录。
但这种时刻就像北京的雨一样不常落下,大多数时候他需要早上6点半起来做饭,炒两大盘菜,把米饭或者米粥泡好在锅里,打点好一切后匆匆出门。
出了家门他不愿意和任何人提起这些事,一提就心里慌,电瓶车的踏板就踩不实。
身份每一天,薛成踩着脚踏板,路过阿里巴巴大楼,然后又路过美团大楼,却没空抬头张望。他并不觉得自己和这些庞然大物的组织本身有什么关联。
但事实上,地推是个极具中国互联网特色的岗位,甚至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地推和早期的中国互联网是相互成全的。
地推其实起源于90年代,最早是很多民营企业用来推广产品的方式,直到2000年初,阿里巴巴把地推带进互联网。
阿里巴巴成立初期以B2B业务为主,吸引商家在alibaba.com上陈列信息,然后找到买家,其中的一个重要盈利模式就是售卖会员,而拓展销售额的方式,就是地推。阿里巴巴为此搭建了地推团队。这支团队靠强大的执行力奠定了阿里巴巴崛起的基础,他们被称为“阿里铁军”。
阴影|深度|星空之外,几捆白菜背后,是一张阴影里的地推众生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