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深度|星空之外,几捆白菜背后,是一张阴影里的地推众生图( 六 )


一单磨了快20分钟,最后没成——另一种常态。
对这种便宜最敏感的往往是老年人,但矛盾的地方在于,对互联网敌意最重的往往也是他们,很多老人仍然觉得手机吃人,一出门就把流量关掉。
但薛成还是得继续问下一个,而且一天结束往往要凑够11个或者16个,以防万一。
在这样“注册+购买”的绩效构成政策下,很多地推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面对面时对方下了一个晚上定时送货的单,在离开视线后就把这一单取消了。
绩效的累积在每个地推手机上的工作平台都有累积,“每天晚上11点手机上那个二维码不刷新后,这样扫码下的APP就不算在我们头上了”。干到了10单睡觉,第二天起来发现昨天有效用户只有9个,这一天就只能算是缺勤。
所以现在到了一天工作快结束时,每个人都会习惯性的反复确认自己今天是否够数。
阴影|深度|星空之外,几捆白菜背后,是一张阴影里的地推众生图
文章插图
很多人都有过晚上到了家又重新出门去补单的经历。
“5月有一次,我9点到了家,10点多睡前拿起手机一看,15单变成了14单,我赶紧拿着一个赠品出来找人,不补上这一单就少了50块钱,那多的4单也白做了。那个月我只有这一天没有做第16单,所以记得很牢”,一个同样在做生鲜电商业务的地推人说到。
除了顾客退单以外,赠品不够、商品不能及时发货也会导致地推们没有业绩。比如定了的单子因为没货当天送不了,这一单也不算。
诸如此类,悬在头上的刀子很多,每一片都有可能落下,落下了由自己买单。
4月底,薛成又接到新的政策变化,绩效变了。
这次似乎是往好了变,绩效底线从10降到了7单,但背后其实是整个生鲜电商业务正在收拢。
生鲜电商从2017年开始引发关注,在近两年加速圈人圈地,野蛮生长,那也正是对地推需求最大的几年。然而在烧了几年钱之后,圈地运动逐渐结束,行业面临终局。
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美团买菜这些突出重围的玩家开始把重心放到GMV上,这种趋势转变自上而下,一层层被具体化,其中一支落到这些一线地推头上,这个群体也在精英化,他们需要用更少的人,拿到比原来更优质的新用户。
两年前美团买菜北京地区的地推人员最多有800人,现在收缩到了100人上下。绩效相关的政策变化所引发的优胜略汰,成了调整人数变动的阀门。
薛成记得两年前每天的基本绩效是6单,提成则是一律9块钱一单,不存在根据下单金额变得导致的分成变化,四千多的基本底薪比起现在还要高一些。
另一位美团买菜的BDM透露,现在已经作废了的10单绩效标准也是3月左右才开始实行。“这种制度更新往往很突然,都在月末最后一天,有时候甚至会在月初”,这位BDM表示。对于这些街头的一线员工来说,公司政策的暂时温和没有长远的参考意义,今天并不保证明天。
“这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人‘惯’出来的”,薛成苦笑说。
“做够了10单,再做5单你就可以多拿50块钱的冲单奖,这种激励机制会让人一直继续做下去。那时候6单算合格,10单就是优秀的了,所以后来底线就提高了,达不到的人被淘汰,够到这一层的就想再往上够,差一个两个人会使劲去够的。”
说这句话的时候薛成还不知道,随着这次绩效的下调,激励奖励也减少了,15单的冲单奖变成了40元,20单原本的100元也变成了80元。
这就是说,如果薛成仍然想要拿到一样水平的工资,就需要在每一单的提成奖励上多挣一点,让每个新用户的第一单尽可能多花钱。这背后是美团买菜已经拿到了足够的用户数量,下一步是用户质量,也就是GMV。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