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张良得到的奇书奇在哪?竟能改变张良命运,影响历史走势
奇人授奇书
秋日邳城,小桥河边,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一位迷茫善良的青年,一段注定传世的佳话 。
那天天朗气清,少年在桥边悠然行步,对面迎面走来一位老人,就在他们即将擦肩而过的前一刻,那老人竟故意将脚下的木屐踢到桥下,还无礼蛮横的让那个与他素不相识的青年去捡鞋 。
文章图片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正确的,刘邦很听他的话,甚至可以说像个听话的学生听老师的话一样 。
比如刘邦攻入咸阳后,一时间贪心与享乐心作怪,在咸阳大肆吃喝玩乐,樊哙劝他他不听 。张良直言相劝,不留情面,让刘邦撤军灞上 。张良的直言刘邦听了,刘邦微笑着说:“子房,我们撤军灞上吧!”
能得张良,刘邦无疑是幸运的;能让张良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刘邦靠的自然也不会只是运气 。
后来,秦王朝的故事落下帷幕,张良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再后来,项羽兵败垓下,刘邦胜出,张良总算是放下了心……
文章图片
第三、知晓功成名就后,如何退出
正如张良所预料,事业成功后,刘邦开始用铁血手段对付异姓王及功臣:韩信、彭越、英布...…一个个曾经的明星在天空中暗淡下来,在历史的舞台上谢幕 。
张良很迷茫,却无可奈何,人心难测,哪怕聪慧如他,也无法阻止这历史的浪潮 。但张良有《素书》,《素书》告诉他:“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所以他无疑是安全的,不管是刘邦,还是吕后,都没有动张良的心思 。
《素书》又告诉张良:“如其不遇,没身而已 。”张良感觉到,刘邦已经不是以前那个刘邦了,对于他来说,刘邦已经从“遇”变成了“不遇”,那么就只能“没身而已”了,所谓“没身”,也就是归隐林泉,做个无官无职的清闲散人 。张良于是告别家人,去紫柏山潜心修道,从此不问世事 。走时,他带走了《素书》,于是西汉再无《素书》,再无公子子房,也再无留侯张良 。
与张良相反的是韩信,韩信名利心重,舍不得打拼来的地位与权力,最终落得个身死长乐宫,让人叹息!
文章图片
【张良|张良得到的奇书奇在哪?竟能改变张良命运,影响历史走势】至于张良为什么带走《素书》,而不是将《素书》传给儿子?这一点,千百年来是个谜 。其实,我认为与书无关,与人有关 。想一想,黄石公为什么把《素书》传给张良,而不是别人,是因为张良的才能、品质、性格都符合它,而张良的儿子,不一定有张良的才能与品性 。他不一定读得懂《素书》,《素书》也不一定符合他 。不符合的人得了《素书》,可能会害了他,所以张良带走了《素书》 。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