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1958年,李鸿章的尸骸被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示众,骸骨散尽

善恶在我,毁誉由人,盖棺定论,无藉于子孙之乞言耳 。人们常常说盖棺定论,指的便是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事实上,世界上总有很多人是无法盖棺定论的 。比如说秦始皇,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们还能因为议论、争执,比如说朱元璋 。而晚清时代,李鸿章也是一个无法盖棺定论的人,他的是非、功过,争执了数年同样没有结果 。
李鸿章|1958年,李鸿章的尸骸被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示众,骸骨散尽
文章图片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签订完辛丑条约后,李鸿章便大口大口的吐血 。为了少一分是一分,他接受了列强的侮辱,将赔款从十亿降至四亿五千万两,这是这位近八十岁老人能为国家做的最后一件事 。不久后李鸿章去世,享年七十九岁,再有不测,他也无法分担了 。然而李鸿章却依然不得安宁,清廷此前为他修祠10处,清朝汉族官员有这待遇的只有他一人 。
李鸿章|1958年,李鸿章的尸骸被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示众,骸骨散尽
文章图片

他被葬在安徽合肥东乡大兴镇夏小郢(大兴集),因为这里葬着他的偶像包拯,墓址边上就是包青天墓 。半个世纪后,全国掀起一场炼钢运动,有人建议,李鸿章的墓很大,可以划进厂区 。依然有人不满意,又提出,他是卖国贼,应当刨了他的墓 。这事很快开始实行,让这些人失望的是墓里只有七颗金币按北斗七星排列,剩余的都是生活物品 。
李鸿章|1958年,李鸿章的尸骸被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示众,骸骨散尽
文章图片

穿着黄马褂的李鸿章虽然已腐烂,但保存尚且算完好,眼见群众很高兴,有人提出,将他的尸骨游街示众 。于是这位晚清的重臣就这样被拖拉机拖着,尸骨无存,其墓中的物品也多被拿走 。这件事被西方得知后,表示不能理解(西方对李鸿章评价较高) 。数年后,当地才意识到保护性,复制了一块李鸿章墓,实际上里面有的只是李鸿章睡过的棺材板 。
【李鸿章|1958年,李鸿章的尸骸被挖出,挂在拖拉机后面拖行示众,骸骨散尽】参考资料:《清史稿》、《李鸿章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