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赵祯|宋仁宗身世之谜,狸猫真的换了太子吗
“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很多朋友应该都听过,很多影视作品中也演过 。“狸猫换太子” 的故事之所以会在民间流传,和宋仁宗扑朔迷离的身世有很大关系 。
文章图片
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病逝,仁宗刚刚亲政,这个秘密就被逐渐公开了 。是谁最早告诉仁宗实情的呢?很难考据,刘太后政敌不少,每个人都有可能向仁宗告发真相,公认可能性最大的是“八千岁”皇叔赵元俨和杨太妃 。
赵元俨自宋真宗死后,过了十余年的隐居生活,闭门谢客,不理朝政,在宋仁宗亲政之际,他突然复出 。据此推断,赵元俨即使对皇帝告以真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
杨太妃自仁宗幼年时期便一直照料其饮食起居,宋仁宗对她也极有感情,在宫中称刘后为大娘娘,呼杨太妃为小娘娘,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杨太妃说出实情也是极有可能的 。
文章图片
蒙受了整整二十年的欺骗,宋仁宗才得知自己的生母是李妃,然而李妃已在明道元年( 1032 )不明不白地死去了,宋仁宗抑制不住内心的悲伤,一面亲自乘坐牛车赶赴安放李妃灵柩的洪福院,一面派兵包围了刘后的住宅,以便查清事实真相 。
当时朝中多有传言,说李妃死于刘后之手,宋仁宗便命手下打开李妃的棺木,以查验真相 。棺木打开时,只见以水银漫泡、尸身不坏的李妃正安详地躺在棺木中,容貌如生,服饰华丽,仁宗这才叹道:“人言岂能信?”随即下令遣散了包围刘宅的兵士,并在刘太后遗像前焚香,道:“自今大娘娘平生分明矣 。
言外之意就是刘太后是清白无辜的,她并没有谋害自己的母亲 。
李氏是在临死时才被封为宸妃的,刘太后在李太妃死后,本想秘而不宜,以对待普通官人的礼仪举办丧事 。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大权在握的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 。
文章图片
刘太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 。生母虽然得到厚葬,但却未能冲淡宋仁宗对李氏的无限愧疚,他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 。经过朝廷上下一番激烈争论,最终,宋仁宗将宋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李氏的牌位 。刘氏被追益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 。
奉慈庙的建立,最终确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年轻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渐摆脱了刘太后的阴影 。
“狸猫换太子”这个故事流传得很广,真假难辨,下面我们就从其中三个疑点出发,看看这个故事到底是真是假 。
第一个疑点:案件是包拯所审吗?
在民间传说中,“狸猫换太子案”是由包拯包大人亲自审理的,包大人经过详细的研究调查,替仁宗皇帝找回了自己的亲生母亲 。但是,我们稍微对照一下史料就能发现,案件审理的时间,是在刘后过世、宋仁宗亲政的明道二年,此时包拯刚中进士不久,由于父母年事已高,朝廷任命他为大理评事、建昌知县,他都辞不赴任,一直在家侍奉双亲 。直到景祐三年(1036),包拯才出来做了天长知县,这只是一个七品芝麻官,根本没有资格和机会去审理“狸猫换太子”这样的大案 。
文章图片
第二个疑点:刘后真有这么阴险毒辣?
根据史书记载,刘后并非阴险毒辣之人,反而仁慈善良,顺全大局,她待宋仁宗如同已出,尤其注重对他的教育 。忙于政务的同时,还请来天下名儒为他讲习经史,培养他的学养和德操 。宋仁宗对刘太后也十分孝顺,刘太后病重,他大赦天下,为她祈福 。刘太后生日,他越制率百官给她拜寿,做到了一个儿子对母亲孝顺的极致,可谓母慈子孝 。
推荐阅读
- 大英博物馆|东周逆天“黄金宝剑”身世成谜,民国时期漂洋过海入驻大英博物馆
- 宋仁宗赵祯|宋仁宗有何魅力,为何他的陵墓至今保存较好,战争年代也未破坏?
- 福康安|福康安隐藏二百多年的身世最终被揭晓!专家:正如乾隆所说
- 宋仁宗|宋仁宗一生三挚爱正宫死于宦官,第二任皇后和长女爱上宦官
- 宋仁宗|《清平乐》中,宋仁宗貌似很喜欢撒野的张贵妃,历史上有没有这回事?
- 宋仁宗|为避讳,宋仁宗发明一新谥号,成读书人最高追求,北宋共有九个半
- 司马光|为何只有司马光才能写出《资治通鉴》,听完同宋仁宗对话就知道了
- 宋仁宗赵祯|宋仁宗废后:那个“家暴”皇帝的女人
- 福康公主|欺负老实人大闹婆家最终遭冷暴力的宋仁宗长女福康公主结局如何?
- 扁鹊|扁鹊被教科书移除?四川一西汉古墓出土9部医书,揭晓真实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