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音乐反垄断是市场正常化的开始吗?( 三 )
腾讯内部对音乐业务在产品及业务创新上的不满或许已酝酿许久。据报道,梁柱接任CEO之后,在4月中下旬与各大业务线负责人分批开会,听取管理团队汇报。但梁柱对部分产品的运营数据和战略方向提出了质疑。
因而,对于在线音乐产业而言,行业变数逐渐聚焦在两个关键点上:一是解除独家版权后,版权战的恶性后果将逐步改善,行业竞争将更趋于公平参与的良性态势;二是由行业玩家在产品创新、社交上带来的变化。
在过去腾讯主导的独家版权竞争模式下,腾讯通过支付高额预付金等方式提高了市场进入壁垒,产生排除、限制竞争的影响。
很多大型唱片公司的版权,哪怕播放量再少,音乐平台往往每年也得支付数亿元的预付金。预付金的费用每年还会持续上涨。
自媒体“看透音乐”就在《告别独家版权,在线音乐变天?》一文里指出,“高额预付款”是流媒体普遍无法盈利的根本原因。“高额预付款”所带来的红利,甚至可能会超过平台支付版权公司总价的90%,靠“遗产”吃饭的唱片公司,成为版权之争的最大受益者,绝大多数没有话语权的音乐人反而无法享受到版权红利。
高额预付费模式一方面抬高了整个行业的成本,版权授权费用居高不下;另一方面,版权收益高度集中在头部,不利于长尾音乐人获益,限制了原创音乐的长期发展。
行业里潜移默化发生的变化是,由于行业竞争直接在上游版权开始,头部版权对新生音乐人的挤压也悄然发生。
这是由于在版权战的市场谈判过程中,音乐行业的定价前置问题突出——平台方在独家版权竞争中更倾向于获取头部版权,进一步提高了头部版权的议价能力。
在唱片业逐年衰落的过程中,新生音乐人、优质新作品就很难在音乐创作到传播的过程中被筛选出来,反而不如选秀、综艺、短视频等文娱外延产业更为“捷径”。
市场监管总局明确要求,要依据版权实际使用情况、用户付费情况、歌曲单价、应用场景、签约期限等因素向上游版权方报价,不得通过高额预付金等方式变相提高竞争对手成本,排除、限制竞争。
“版权实际使用情况”主要指的是播放、下载量,这项处罚决定要求腾讯音乐改变原有的报价模式,最后版权价格将主要由用户的使用情况来决定。
过于注重头部内容、抬高行业成本、阻碍优秀作品的创新和传播的版权模式,在长视频领域也尤为突出,同样是长视频行业难以盈利的根本原因。
相比长视频,音乐创作更大众、并有着更为长期的传播周期,优秀作品往往能传唱数十上百年。因此,在摒弃了独家版权模式、更进一步的版权互授后,直至恢复合理授权费用后,在线音乐行业方能更快走出独家模式的泥沼。
实际上,这个问题不只是国内音乐市场独有,国外音乐市场关于头部平台竞争的争议也不少。
在音乐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从六大唱片到三大音乐集团,全球音乐产业上游发生了明显的横向兼并、寡头化的变化,而在传播中,国外在线音乐逐渐集中在Spotify、Apple、Amazon、Google等少数在线服务商手中。
文章插图
(图源:中金公司研究部)
2020年12月,路透社报道,英国戈麦兹乐队成员汤姆·格雷等人发起的,促使政府对流媒体行业发起调查。他直言,流媒体带给音乐人的收入非常少,“现在大约一半的音乐人没有饭吃”。
结合市场监管总局对版权定价更注重“版权实际使用情况、用户付费情况、歌曲单价、应用场景、签约期限”等市场要素的要求来看,在线音乐在版权收入分配上更加注重播放量、专辑售卖等直接付费形式来界定版权价值,更注重音乐人的模式,或许会逐渐成为未来在线音乐长期竞争的重要举措。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德国|谷歌拟从搜索结果中删除新闻服务 向德国反垄断机构妥协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刷屏,大数据真能代表你?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起诉|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