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这里埋葬着犹太和阿拉伯两族共同的祖先,却不断目睹子孙的仇杀( 二 )


犹太人|这里埋葬着犹太和阿拉伯两族共同的祖先,却不断目睹子孙的仇杀
文章图片

穆斯林在先祖的坟墓前祈祷
十字军战争期间,基督徒占领了希伯伦并且兴建了教堂 。穆斯林的英雄萨拉丁击败了十字军夺回了希伯伦 。后来统治这一地区的先后有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在穆斯林长期统治的时间里,先祖之墓也修的越来越好 。穆斯林在这里兴建了易卜拉欣清真寺,四周还有宣礼塔 。犹太人虽然被允许居住在希伯伦,但是并不被允许进入易卜拉欣清真寺内部祭拜,他们只能站在清真寺下面的台阶上对自己的祖先表示敬意 。
犹太人|这里埋葬着犹太和阿拉伯两族共同的祖先,却不断目睹子孙的仇杀
文章图片

易卜拉欣清真寺
四、纠葛的圣地
穆斯林就这样和犹太人一起相安无事的生活了很多的年岁,一直到1917年,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并且发表了支持以色列建国的《贝尔福宣言》,犹太移民开始不断涌入巴勒斯坦 。尤其是二战以来,希特勒在欧洲屠杀犹太人,犹太人想要在巴勒斯坦重建以色列国家的愿望日益强烈,和当地穆斯林的矛盾也日益激烈 。当时希伯伦的大部分居民都是穆斯林,但犹太人的数量在稳步增加 。伴随着整个巴勒斯坦的反对犹太人移民的氛围,终于在1929年8月24日年发生了针对犹太移民的“希伯伦屠杀”,穆斯林暴徒洗劫了希伯伦的犹太人定居点,67名犹太人遇难 。此举导致了犹太人的报复,犹太人组织了针对穆斯林的武装组织,双方的冲突因此更加激烈,很多逃离希伯伦的犹太人再也不敢回去了 。
犹太人|这里埋葬着犹太和阿拉伯两族共同的祖先,却不断目睹子孙的仇杀
文章图片

1929年反犹暴乱时的场景
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独立建国,当时希伯伦还控制在穆斯林手上 。1967年六日战争期间,以色列军队进入了巴勒斯坦的地盘,占领了希伯伦,以色列开始派出定居者进入希伯伦,试图永久占领希伯伦 。一些犹太教极端分子也试图采取恐怖措施驱赶穆斯林,1994年2月,“卡赫”组织成员巴鲁赫·古德斯坦医生在希伯伦市伊卜拉欣清真寺枪杀巴勒斯坦人,造成57人死亡,300多人受伤的“希伯伦惨案” 。穆斯林随即展开报复,先祖们的灵魂不得不再度目睹子孙们的仇杀 。
犹太人|这里埋葬着犹太和阿拉伯两族共同的祖先,却不断目睹子孙的仇杀
文章图片

1995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缔结了奥斯陆协议,以色列从西岸所占领的一些地区撤军,承认巴勒斯坦对这些地区的主权 。但是鉴于希伯伦的特殊地位,以色列显然不会轻易松口,希伯伦被划分为巴勒斯坦方面控制的H1区和以色列方面控制的H2区 。至于先祖们安息的麦比拉洞,由于上面已经有穆斯林兴建的易卜拉欣清真寺,所以大部分仍然归穆斯林控制,但是以色列的要求是划分一部分给犹太人来做礼拜 。于是清真寺被分成两个部分,分别由犹太人和穆斯林来使用 。目前,犹太人和穆斯林在这座城市相安无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伴随着《奥斯陆协议》的搁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恩怨,以及犹太人定居点问题,犹太教和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存在,先祖们的灵魂恐怕仍然难以在这座先祖之城安息 。
犹太人|这里埋葬着犹太和阿拉伯两族共同的祖先,却不断目睹子孙的仇杀
文章图片

希伯伦分治方案
【犹太人|这里埋葬着犹太和阿拉伯两族共同的祖先,却不断目睹子孙的仇杀】希伯伦,犹太人和穆斯林共同尊奉的先祖之城,也是最能体现犹太人和穆斯林之间纠葛关系的城市 。正是由于阿拉伯人将犹太人视为同族,因此伊斯兰教才成为最宽容犹太教的宗教,犹太人也才能得以和穆斯林长期的相安无事,共享这座先祖之城 。虽然20世纪双方的血腥争斗给这座城市蒙上了沉重的阴影,但是人们依然要在这里继续生活,继续学会包容和理解,共同分享先祖的祝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