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东北易帜是张学良的本意,还是顺应历史,少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从张作霖到张学良,从对等的谈判到东北的易旗的实现,南北的妥协意向一贯 。但是,绝对不能让张学良和张作霖一样 。
张学良|东北易帜是张学良的本意,还是顺应历史,少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图片

1.对少帅来说最有利的是维持东三省的独立状态 。少帅可以当国王 。根据自己的喜好来行动 。也得到了部分东北军军官的支持 。但是,这种独立状态不会持续很久 。有战略观点的人,如果能实现关内统一,东北就不能独立了 。寻找新的后盾与关内对抗,与关内统一 。有好几组本土派、亲日派、亲俄罗斯派,即使持续独立也不会在意内部 。所以与其被人统一,不如自己积极地寻找好的道路 。
【张学良|东北易帜是张学良的本意,还是顺应历史,少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2.转向独奏方面 。东北地区从张大帅到苏联人的纷争不断,一方想扩大既得利益,另一方想恢复权益 。东北易旗后1929年发生的“中东路事件”充分说明了东北和俄罗斯的紧张关系 。另一方面,solo人种和我的亚洲人种的差异也太大了,solo只是追求东北的利益,无法独占东北 。
3.亲日本势力 。这个更不可能 。除了日本在东北的军国势力的横暴之外,欺负良善等恶行是“杀父仇人,不共戴天”的要素,少帅也不能亲嘴日本了 。不管亲日派怎么篡改,只要少帅掌握了权力,日本是不会倒台的 。
4.只剩下和关内的统一 。当时,关内基本实现了统一 。而且是中国人 。少帅回归国民政府,蒋委员长的威信空前高涨 。国民政府也向少帅发送了桃报 。之后的“西安事变”是另一回事 。
张学良为什么要宣布“东北的易旗”?他真正的动机是什么?
张学良|东北易帜是张学良的本意,还是顺应历史,少帅真正的目的是什么
文章图片

首先,蒋介石强制利诱,张学良为了维护自身实力,“东北易旗”也是不得已的 。据1928年7月的报道,“冯玉祥、魏益三等财主此时将以武力彻底解决东三省,恐造成将来灾祸,他们对奉命意见极为强硬”,由此可见张学良正面临着国民政府强大的军事压力 。另外,蒋介石和张学良达成了一致 。核心是服从张学良的易旗和三民主义 。蒋介石的承诺和给东三省高度自治权一样,是张学良所不愿意的 。
其次,奉系内部的派系斗争在张作霖去世后日益突出,主要集中在张学良和杨宇霆上 。杨先生是蒋先生“统一”的实践者,在张作霖先生死后,派遣心腹与蒋介石先生取得联系,谋求南北统一 。张学良一方面对杨宇霆的僭越感到不满,另一方面也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自己早表明态度和主张,才能增强与杨宇霆的斗争力量,稳定东北社会的舆论,巩固统治 。在这个背景下,马上发表“东北的易旗”成为了第一选择 。
另外,张学良和日本有“国仇”,不能依赖日本人 。1928年5月,日本人在北伐战争期间,曾三次出兵山东,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阻碍北伐军进入华北 。日本对中国政府,「如果战乱波及到满洲,帝国政府为了保护满洲的治安,采取适当的有效措施」 。接着,父亲张作霖命丧皇姑屯 。张学良对这样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不愤慨,坚定了反日的决心 。
最后,张学良为了维护国家统一,粉碎了日本侵略东北的阴谋 。日本在张作霖死后,曾希望用武力占领东三省,但没想到东三省没有混乱 。计划破产后,日本极力抱住张学良,希望能通过控制张学良来控制整个东北三省 。但是,张学良态度强硬,坚决拒绝了 。另外,日本人有将溥仪作为伪满洲国皇帝来支持的倾向,由此,张学良更加坚定了反日亲蒋的自信 。
张学良的东北易帜对于整个中国的格局变化到底有多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