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鄢陵之战:楚国和晋国第三次主力会战,结果楚国损失惨重!

在整个春秋时期,虽然初期有郑庄公、齐桓公等霸主 。但是,在大部分时间内,主要还是晋国和楚国在争夺中原霸主的宝座 。特别是晋国,在三家分晋后,魏国、韩国、赵国都成为了战国七雄了 。而就楚国来说,虽然在晋楚争霸的时候处在下风 。不过,地域辽阔的楚国,依然是晋国十分头疼的对手 。
楚国|鄢陵之战:楚国和晋国第三次主力会战,结果楚国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

二、战争经过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五月,晋军渡过黄河,听说楚军将来到,中军佐范文子(士燮)想退回去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六月,晋国军队和楚国军队在鄢陵(今河南鄢陵县北)相遇 。范文子不想同楚军交战 。但是,范文子的意见没有被栾书采纳 。
【楚国|鄢陵之战:楚国和晋国第三次主力会战,结果楚国损失惨重!】楚军方面,楚共王在晋国叛臣伯州犁(晋伯宗之子 。伯宗在晋被害后,伯州犁逃往楚国,时任大宰)陪同下,登上巢车(楼车),观察晋军在阵营内的动静 。晋厉公也在楚国旧臣苗贲皇(楚国令尹斗椒的儿子)的陪伴下,登高台观察楚军的阵势 。苗贲皇在晋厉公身旁,也把楚共王亲兵的位置告诉了晋厉公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在鄢陵之战中,晋国及时获得了楚国一方的兵力布置情况,这是其可以笑到最后的原因之一 。
楚国|鄢陵之战:楚国和晋国第三次主力会战,结果楚国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

苗贲皇熟悉楚军内情,向晋厉公提出建议说:“楚国的精锐部队只不过是中军里那些楚王的亲兵罢了 。请分出一些精兵来攻击楚国的左右两军,再集中三军攻打楚王的亲兵,一定能把它们打得大败 。” 晋厉公采纳苗贲皇的建议,由中军将、佐各率精锐一部加强左右两翼 。在营内开辟通道,迅速出营,绕营前泥沼两侧向楚军发起进攻 。首先击破楚军中薄弱的左、右军 。
对此,在笔者看来,各个击破,是古代战争中的常用策略 。通常来说,在各个击破的时候,往往先攻打弱小的部分,在获得胜利,提振士气后,再攻打较强的部分 。在鄢陵之战中,晋国大军正好采用了这一策略 。
在鄢陵之战中,楚共王的左右两军都遭到了晋国大军的进攻 。对此,楚共王没有派兵救援,而是率领楚国中军来进攻晋国的中军,这可以称之为围魏救赵的策略 。但是,楚共王却遭到晋军的 顽强抵挡 。晋将魏锜用箭射伤楚共王的眼睛,迫使楚中军后退 。
楚国|鄢陵之战:楚国和晋国第三次主力会战,结果楚国损失惨重!
文章图片

楚共王召来养由基,给他两支箭,令其射魏锜 。养由基一箭射中了魏锜的颈项,魏锜伏在弓套上死去,养由基携另一支箭向楚共王复命 。战斗从晨至暮,楚军受挫后退,虽然楚王子公子筏被俘,楚共王也被射瞎一只眼睛,郑国将领唐苟为保护郑成公败逃而战死,但双方胜负未定 。
楚共王决定次日再战 。晋国的苗贲皇也通告全军作好准备,次日再战,并故意放松对楚国战俘的看守,让他们逃回楚营,报告晋军备战情况 。楚共王得知晋军已有准备后,立即召见子反讨论对策,子反当晚醉酒,不能应召入见 。楚共王无奈,引领军队趁着夜色撤退 。楚军退到瑕地时,子反为令尹子重所逼,畏罪自杀,这让楚国在鄢陵之战中可谓损兵折将 。而这,也意味着鄢陵之战的结束 。
三、战争结果和影响
公元前575年(周简王十一年)农历六月三十日,晋军胜利进占楚军营地,在那里休整三天后凯旋回师 。鄢陵之战,至此以晋军的胜利而结束 。鄢陵之战后不久,晋国在宋国的沙随重会诸侯,谋划讨伐郑国,随后晋国、齐国、宋国、鲁国、邾国等国军队讨伐郑国,继而讨伐陈国、蔡国 。公元前574年(周简王十二年)冬天,晋国又会同上述各国军队讨伐郑国、围攻郑国,这不仅削弱了郑国,也让楚国逐渐失去了立足中原的根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