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帝国|曾令欧洲颤抖的奥斯曼帝国,如何沦落到人尽可欺?

奥斯曼帝国的祖上,是一支来自中亚阿姆河流域的突厥部落,最初依附于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帐下,后在14~16世纪,先后吞并罗姆苏丹国以及东罗马帝国,崛起为横跨亚欧非的巨大国家 。
帝国极盛时,领土覆盖北非、巴尔干半岛及中东大部,幅员450万平方公里,人口1500万人 。同期的欧洲强国西班牙、英国人口不过数百万,总体实力低于奥斯曼帝国一大截,只能借助抱团取暖抵御奥斯曼的扩张 。
然而这样一个“巨无霸”,到一战后,竟已沦为任人宰割的对象,除了昔日夺来的大片土地丧失殆尽,就连位于安纳托利亚半岛(今土耳其境内)的大本营也险些不保,几乎到了灭国边缘 。
奥斯曼帝国|曾令欧洲颤抖的奥斯曼帝国,如何沦落到人尽可欺?
文章图片

帝国结构的不稳定性
奥斯曼帝国用武力把各部分强行捏合为一体,境内民族众多、文化信仰各异,宗教是维系国家最重要的纽带,同化度十分有限 。帝国强大时,尚能有效统治,一旦衰落很容易出现大面积反抗 。
再看地缘结构,主体是以安纳托利亚半岛为中心的西亚地区,与巴尔干部分隔着土耳其海峡,与北非部分仅有狭窄陆地相连(苏伊士运河未开凿前),国土分布于环地中海、红海区域,并非封闭一隅且强邻围绕 。
奥斯曼有一项重要收入,通过控制欧亚陆地商道收取巨额“过路费”,后来欧洲各国以海运取代陆运,断绝了帝国财源,加之各地区起义不断影响税收,致使帝国财政入不敷出,陷入越打越弱越弱越打的恶性循环 。一句话,工业化的滞后使自身造血功能不足,被欧洲强国甩到了后面 。
奥斯曼帝国|曾令欧洲颤抖的奥斯曼帝国,如何沦落到人尽可欺?
文章图片

最后一击
到一战前夕,帝国已是千疮百孔,由于英法俄长期对其国土的掠夺,逼迫奥斯曼投向以德奥为主的同盟国一方 。
【奥斯曼帝国|曾令欧洲颤抖的奥斯曼帝国,如何沦落到人尽可欺?】战后,协约国对同盟国阵营大肆压榨,奥斯曼帝国也未能例外 。叙利亚、黎巴嫩地区被法国夺取,伊拉克、巴勒斯坦由英国托管,爱琴海2500多岛屿,2400多个归了希腊,如果不是俄国发生革命未参与瓜分,损失还要惨重的多 。当然,方案是协约国阵营早就商量好的 。
协约国本打算是一分到底,只保留伊斯坦布尔及周边一小块区域 。如果不是凯末尔发动土耳其独立战争,奥斯曼帝国险些如当初波兰一般被瓜分殆尽 。
奥斯曼帝国|曾令欧洲颤抖的奥斯曼帝国,如何沦落到人尽可欺?
文章图片

有一个统计数据,在昔日奥斯曼帝国辽阔的土地上,建立起的新国家高达40个 。这个庞然大物的崩溃,让世界变得更“大”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