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歇|战国四公子—春申君篇,善水者必溺于水,下场惨烈的投机者( 二 )


而在面对楚国真正的强敌秦国时,则是一味地忍辱退让 。在攻鲁前一年,当秦国来进攻时,楚国竟然割地求和,把自己的大后方拱手让给秦国 。
正所谓对自己的生死大敌唯唯诺诺,对潜在的盟友则是重拳出击,显然是战略眼光的短视和决策的失误 。
考烈王二十一年,秦国通过连年征战日渐强大,各国面临着生存危机,合纵攻秦势在必行 。
当时,东方诸国只有楚国最强,列国宰辅唯黄歇名望最高 。故楚考烈王被推举为合纵长,春申君主持其事 。
六国组成合纵联军,由黄歇任命庞暖为联军主帅,六国联军曾一度攻到函谷关 。
黄歇|战国四公子—春申君篇,善水者必溺于水,下场惨烈的投机者
文章图片

吕不韦在分析了联军的情况,认为黄歇一直有畏惧秦国的思想,所以楚军战斗意志是最差的,而楚身为这次联军的首脑,若其战败所产生的影响也最大 。
所以吕不韦命令秦军集中主力猛攻楚军,黄歇率领的楚军果然未作顽强抵抗,一遇秦军便自行东撤,联军遂溃败 。
战国末期最后一次合纵行动就此结束,秦国崛起之势再也无法阻挡 。此举让一向宠信黄歇的考烈王大为不满,故“以咎春申君,春申君以此益疏” 。
在战国后期,秦国的威胁才是楚国所面对的主要矛盾,黄歇在这个问题上始终认识不清,对秦国一味妥协退让,反映出黄歇战略上的短视 。
退守江淮,固然也有一些积极作为,表面上看楚国也取得了一些繁荣,但黄歇当权的二十多年,却错失了最后的战略机遇,楚国面临的危机更加严重了 。
移花接木,死于投机
作为战国四公子之中,唯一一个非王族的公子,黄之所以能获得如此之高的地位,依赖于早年在秦国的那次政治投机 。
也正是这次投机让他尝到了天大甜头,故而其在受到其门客的蛊惑后,忍住不想再来一次,没想到这一次不仅没有得到好处,反而赔上了身家性命 。
黄歇|战国四公子—春申君篇,善水者必溺于水,下场惨烈的投机者
文章图片

史书记载,由于楚考烈王没有儿子,春申君的门客李园让其妹李环先与黄歇私通,待有身孕后,再通过妹妹之口劝说黄歇,将其献给楚王 。
以期“赖天有子男,则是君之子为王也,楚国尽可得”的美梦 。
虽然门客朱英提醒黄歇:李园兄妹不可信,一旦考烈王身死,李园一定会抢先入宫,杀您灭口,不如趁楚王病重自立或者杀死李园独掌辅助大权 。
但是,黄歇以为李园虚弱,不敢轻举妄动,并且天真地认为:考烈王驾崩之后,当今楚王是其子,而李园则是其小舅子,当今王后是其妻,江山社稷乃是黄家天下 。
故考烈王死后,黄歇仍毫无防备的入棘门吊丧,受到李园刺客的伏击,身首异处,此后更是被满门抄斩 。
黄歇移花接木的阴谋,不仅自己招致杀身之祸,而且也把楚国推向了败亡的绝境 。楚国由于黄歇的篡国野心而内部相残 。
公元前228年,因李太后(李环)与春申君同居的隐秘泄露,考烈王之弟负刍以此为口实发动政变,楚国的内政陷入一片混乱 。
黄歇|战国四公子—春申君篇,善水者必溺于水,下场惨烈的投机者
文章图片

公元前223年,秦王嬴政派王翦平楚,俘虏了负刍,楚国灭亡 。由此观之,楚国晚期政治的腐朽没落,其根子在春申君 。春申君对楚国的败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
总论
黄歇死于所养之士,这是他个人的悲哀 。而且,黄歇死后,门下所养之士,无一人能报者,更是显得所谓的养士不过如此 。
乱世争雄,招揽人才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所谓的养士制度并不能带来人才的繁荣,与同时期秦国以国家名义招揽四方之士、广纳贤才的局面不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