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肃宗李亨|唐肃宗的皇后为何被宦官害死,背后原因是什么,唐肃宗为何不阻止

唐朝的皇帝和皇子非常喜欢改名字,就说唐肃宗李亨吧,最早他叫李嗣升,后来名字改为李浚,再后来又改成李玙和李绍,最后又改成为李亨,他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唐朝的太子是个高危职业,从第一任太子李建成开始,但凡被立为太子,最终很少继承皇帝的位置,比如李渊的太子李建成,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李隆基的太子李瑛 。
李隆基的长子李琮因为打猎时被猴子抓伤,所以不能被立为太子,唐玄宗李隆基就立了他的第二个儿子李瑛为太子,但由于唐玄宗听从武惠妃的谗言,逼死了自己的太子李瑛和另外两个儿子,太子之位空缺,于是李隆基的第三个儿子李亨被立为太子 。
李瑛当了23年的太子,李亨当了18年的太子,李瑛被废杀,而李亨在当太子的时候也好不到哪去,不断处于政治威胁之中,这也算得上是唐朝特色,唐朝的太子一直受到皇帝的打压,李亨同样如此,在太子之位上活得小心翼翼,先是李林甫的打击,后是杨国忠的威胁,而这一切的背后,就是唐玄宗的默许 。
唐肃宗李亨|唐肃宗的皇后为何被宦官害死,背后原因是什么,唐肃宗为何不阻止
文章图片

这一切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唐肃宗李亨 。
从李亨在位六年的执政情况来看,他实在不能算一个合格的皇帝,在位期间,犯了两个错误,导致朝廷陷入权力斗争,这两个错误是:
一、重用宦官 。
唐朝重用宦官就是从唐肃宗开始的,唐肃宗在位仅六年,就重用了三大宦官,分别是:李辅国、程元振、鱼朝恩三人 。其中李辅国被封为郕国公,还能开府仪同三司,负责监察官员,虽无宰相之名,但却行宰相之实,把持朝政,程元振被封为从一品的骠骑大将军,仅次于当年李世民的天策上将,相当于唐朝武将部队总司令,鱼朝恩则是唐肃宗派到前线负责监军的宦官,相当于前线军队总政委 。
如果这三个人有能力,为人正直也还说得过去,实际上这三人不仅没有能力,而且祸乱朝政,打击异己,这就说明了唐肃宗为人昏庸,完全比不上他父亲唐玄宗李隆基,只有皇帝昏庸,才会奸臣当道,这都是唐肃宗造成的 。
唐肃宗李亨|唐肃宗的皇后为何被宦官害死,背后原因是什么,唐肃宗为何不阻止
文章图片

二、纵容皇后 。
一般来说,皇后是不能干预政事,但是唐朝从武则天以皇后身份摇身一变成为皇帝之后,唐朝的皇后一直就有干涉朝政的传统,比如唐中宗李显的皇后韦后,就毒死了唐中宗,妄想效仿武则天称帝,但最终被李隆基诛杀,这个时候唐肃宗的昏庸和当年的唐中宗李显一样,皇帝昏庸不管事,皇后才有机会干涉政事,而且皇帝还不管 。
这在唐玄宗一朝是没有的事,但都发生在唐肃宗时期,这只能说明唐肃宗比起唐玄宗来说,能力差了很远,正因为他的纵容,张皇后胆子越来越大,联合宦官李辅国一起诬陷唐肃宗的儿子建宁王李倓,诬陷他想谋害太子,唐肃宗听信谣言就把建宁王李倓给赐死了 。
然后张皇后又想废掉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为太子,她联合了一批朝中的宦官,趁唐肃宗生病的时候,矫诏召太子李豫进宫侍候皇帝,然后想趁此机会杀掉李豫,改立李系为太子,但是这个阴谋被宦官程元振得知,告知了李辅国,然后李辅国选择不与张皇后合作,而是要保住太子,于是等到太子进宫的时候,派出禁军保护太子,然后又抓捕了张皇后 。
唐肃宗李亨|唐肃宗的皇后为何被宦官害死,背后原因是什么,唐肃宗为何不阻止
文章图片

张皇后在政变的时候,唐肃宗正在重病期间,根本管不了,即使他没有生病,以他的能力来看,他也是被蒙在鼓里的,李辅国和程元振之所以要救太子,当然是为了自己,因为救了太子,唐肃宗去世后,太子就是皇帝,他俩就有拥立之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