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争霸时代」下中美互联网的差异( 三 )
她观察下来竟发现:房东的亲弟弟在每次洗完衣服后,也会支付给房东一美金。
这在中国文化下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事情,但确实很真实的发生在美国的生活环境里——这其实就典型的反映了美国”小费文化“。
这种文化很难去定义它到底是好还是坏,但的确影响了人们的付费习惯——用户愿意为他人的付出买单。
但是在国内的人情关系下,帮个小忙就收费是很诡异的。
三、美国的创新至上VS中国的模仿横行需要首先说明一点的是:这里所说的「模仿」在产品的语境下并非贬义词,而是一个中性词。
「模仿」也被定义为一种快速的学习方式,比如天后王菲在初期就是模仿了小红莓的唱法,国内悬疑片大多数都有希区柯克的影子……
但了解海外市场的从业者应该会有明显的感知:美国的产品是各有各的不同(甚至我现在做电商时,发现就连电商的流程,大家都想搞个差异化出来),但国内的产品几乎都在尽可能的变成“一张脸”,此处大家可自行下载几个二手车、社群团购的软件进行对比。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性呢?
1. 发展阶段的差异咱们国家在很多领域都是追赶者的角色,追赶者的好处是“后发优势”,后发优势的好处就是很多东西咱们可以直接拿来抄嘛!
但美国在各个方面常年是世界领先的,互联网领域也是如此,说白了就是没得抄。它就必须进行创新!
所以在互联网产业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咱们国家都是后起之秀,很多模式都是在美国被验证之后,咱们把它借鉴过来,依靠快速的模仿来发展。
但现在至少互联网领域咱们和美国已经是平起平坐了,所以如何二次创新也是所有出海厂商将面临的问题。
2. 个人主义与从众文化美国的文化更为强调个人主义,而我们国家的文化更看重中庸之道。
美国的个人主义从影视作品中就很容易观察出来,动不动就是什么超级英雄、个人拯救世界……而他们的流行文化中也更容易看到LADYGAGA、MJ这样极具个人特色的人物……
而咱们国家的文化更多的是强调团队的,比如《西游记》里说到底能取到真经也是因为团队配合、《三国演义》则就更强调集体的力量……
古代的儒家文化影响了我国几千年,儒家文化的核心也就是强调中庸之道。所以在古训中我们也常说到: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两国文化的差异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大家对于事物的看法:咱们会觉得不一样没什么不好,安全!而美国用户会觉得趋同才是问题,大家要追求个性化。
3. 用户教育水平的差异有一组数据是:在25至64岁的人群中,美国46.4%以上的人接受过大专及以上的教育。中国未公布相关的数据,结合到公开数据我的推断是在10%以内。
教育水平和创新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让我想到了读书时读过的一篇研究报告:认知水平越高、教育程度越高、自我效能感(自信)越高的用户对于差异化的接受程度越高。
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思考用户需求,也是类似:当需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我们往往是有个产品能用就好了,满足后我们再希望它好用、便宜,最好美观点,到最后才会关注到它是否是差异化的、创新的。
好了,今天聊到这里,这是一个开放式的话题,我还会在工作中持续探索下去……
#专栏作家#旺仔九号,微信公众号:产品深网,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2018年年度作者。心理学硕士,目前从事出海互联网工作。一名奋斗中的产品汪,致力于将心理学与互联网进行深度整合。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
- 客户|融资丨「DIA数皆智能」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东方富海独家投资
- 网易云音乐|「年度报告」刷屏,大数据真能代表你?
- 经理|「评论功能组件化」实践分享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瀚巍微电子|融资丨「瀚巍微电子」完成80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光速中国和高榕资本联合领投
- 赛道|千亿「设计协作」SaaS赛道,何时冲出一个中国版Figma?
- vr|「盘中宝」腾讯迈出元宇宙关键一步,该领域或为元宇宙入口最确定赢利点,这家公司已有产品应用于科技冬奥会
- 客户体验管理|「猎云网首发」DIA数皆智能获东方富海近亿元B轮融资,聚焦全场景客户体验与数据驱动运营
- 大单品|「爆款白小T」是如何炼成的?
- 调整|阿里2022年组织调整,远非「分久必合」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