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河南洛阳发现“天下第一粮仓”,历经千年仓粮不腐,还发芽结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悯农》
“民以食为天”,吃饭睡觉是亘古不变的主题 。且不说古人一生勤劳苦做只是为了能够吃得饱、穿得暖、睡得舒适,就算是我们,也照样离不开饮食 。
如今,我们对于吃是“越来越挑剔”,商场上的饮食产品更是多到不胜枚举 。而且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越来越方便,我们似乎已经逐渐脱离了“粮食”的控制 。
河南洛阳|河南洛阳发现“天下第一粮仓”,历经千年仓粮不腐,还发芽结果
文章图片

震惊世界的“天下第一粮仓”
含嘉仓遗址在河南的洛阳城于20世纪60年代,意外地被考古学家发现 。起初被误认为是一处陵墓,直到考学家的逐渐发掘,最终才发现它本来的面目 。
在考古学家进行多次的钻探,并结合之前的数据后,最终确定的含嘉仓的仓窖竟然达到了287座 。结合史料,含嘉仓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
第一、修建工程量巨大 。含嘉仓于公元605年开始建造 。在当时,隋炀帝十分重视囤粮,可谓中国古代利用粮仓囤粮的顶峰,含嘉仓便是当时修建工程最大的一个粮仓,足足动用了数万人之多进行修建 。
不仅如此,在唐朝时期,含嘉仓也是十分受重视,更是经过多次扩建,形成一个占地面积达到43万平方米的巨大仓库,堪称“粮仓城” 。
河南洛阳|河南洛阳发现“天下第一粮仓”,历经千年仓粮不腐,还发芽结果
文章图片

第二、选址的战略意义非凡 。含嘉仓位于洛阳城内,不仅沟通着关东和关中之间大部分的粮草转运站,而且能够储存整个洛阳东部的粮食 。
加上洛阳本身就是一个核心城市,沟通着各大关门,是攘敌对外的重要后背辅助,含嘉仓无疑是军事上的重要后勤保障 。
第三、储粮量第一 。根据已有史料记载,在唐朝时期,含嘉仓几乎一直在储量上庇佑着整个大唐 。含嘉仓在唐朝时期,每年的储粮量几乎占了全国所有粮仓总储量的50%,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
不过,遗憾的是,随着经济中心南移,粮食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所谓“苏湖熟天下足” 。在历史潮流冲击下,含嘉仓在宋朝时期便慢慢被弃用了 。
河南洛阳|河南洛阳发现“天下第一粮仓”,历经千年仓粮不腐,还发芽结果
文章图片

千年种子竟然还能发芽
被废弃的含嘉仓,被岁月给埋没,消失在大众的眼里 。随着20世纪60年代的考古活动,尘封多数百年的含嘉仓终于重见天日 。
20世纪60年代,河南要修建焦枝铁路,修到洛阳的时候,工人发现与众不同的陶器,于是上报相关部门 。
经过专家鉴定,他们确认此处便是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大仓”——含嘉仓 。考古学家立刻展开发掘,经过考古,专家共发现287座粮仓,整整齐齐地排列 。
其中160号粮仓令考古人员意想不到,粮仓里面竟然还留存有部分粮食 。而且,这些粮食除了色泽泛黄之外,与如今相对应的粮食并无多大不同 。
河南洛阳|河南洛阳发现“天下第一粮仓”,历经千年仓粮不腐,还发芽结果
文章图片

最为令人震惊的是,在发现这些粮食后,不到几天时间,一些种子竟然发芽了 。这可是是埋藏了数千年的种子呀 。
一些专家把这些发芽的种子送到洛阳的农科所里面培养,结果竟然就是正常生长,最后结出了正常的谷穗 。不仅如此,其他没发芽的种子带回去培养后,无疑也和正常的种子一样生根发芽 。
这实在是太令人震惊了 。那么为什么这些种子居然可以千年不腐呢?经过科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他们总结了几点原因:
首先,含嘉仓地势较高,可以避免水汽;土壤以黄土为主,土质干燥、结实 。如此地理条件为粮食储存提供干燥条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