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69岁的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为何惊得放下酒杯?不光是他长得漂亮

“顾谓勿疾恐蹉跌,是即初蒙恩眷日”这句诗出自乾隆的《晴碧亭忆旧》,追忆乾隆幼时与皇祖康熙一起生活时的恬淡时光 。
康熙和乾隆,称得上是大清王朝入关以来最伟大的两任帝王,在封建制度已经江河日下,日渐衰朽的时代里,他二人打造出了封建时代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撑起了夕阳倾颓前的最后一抹霞光 。
而且,撇开文成武功不谈,单从祖孙情分来说,康熙和乾隆之间虽然相处的时光不长,乾隆第一次得见康熙之时,康熙已经步入了暮年 。但他还是被这个孙子给惊呆了,甚至当场就放下了酒杯 。那么,年仅10多岁的乾隆到底拥有一副怎样的长相?竟会让69岁的康熙如此失态?从史料记载康熙所说的话中,可得知不单单因乾隆长得漂亮 。
康熙|69岁的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为何惊得放下酒杯?不光是他长得漂亮
文章图片

隆准从字面意思来说就是高鼻梁,但是在传统观念之中,隆准还有另外一层含义,那就是帝王之相 。相传汉高祖刘邦就是高鼻梁,所以后世就把隆准作为了帝王的标准长相,就如杜甫在《哀王孙》中写的那样“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
然而,史书都是后世书写的,康熙不可能就见一面就断定出谁是做帝王的材料,这段经历多半经过后世史家的美化 。更可能的情况是厌倦了骨肉相残、勾心斗角的康熙在见到年少天真的孙子难免多喜爱几分,在随后的相处之中又发现这个孙子聪颖异常,这才生出了别的心思 。
当然,康熙对于乾隆的宠爱是真正的,直到几十年够乾隆还在御诗《晴碧亭忆旧》中回忆了自己幼时与康熙相处的日常:乾隆少年顽皮,在山上攀爬玩耍,康熙看见了害怕孙子不小心掉下来,于是嘱咐道:慢一点,别摔了 。
单从这一幕来看,康熙哪里还是乾刚独断的君王,分明就是一个慈爱和蔼的老爷爷,就和普天下所有的爷爷一样,跟在孙辈后面,生怕孙辈磕了碰了,受一点伤 。而从乾隆几十年后依旧对这件事恋恋不忘来看,幼年时的这些记忆也对他十分重要 。
康熙|69岁的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为何惊得放下酒杯?不光是他长得漂亮
文章图片

总之,抛却了所有的身份,权力,和地位,康熙和乾隆之间最本质的关系便是祖父与孙子 。康熙晚年之所以如此疼爱乾隆,或许也正是因为他能够在乾隆身上感受到最纯粹的,没有任何杂质的天伦之乐 。
但是,乾隆与康熙相处的背后真的没有权力算计的痕迹吗,其实也不见得 。
雍正的算计
康熙驾崩之后,传位于雍正,然后,根据一些史书记载,在康熙传位之前,还特意嘱咐过立乾隆为太子 。
当然,雍正一朝没有设立太子,然而乾隆的确是雍正钦定的皇位继承人 。如果上述史料的记载属实,那么就不是雍正选择了乾隆为皇位继承人,而是康熙选择了乾隆,所以才把皇位传给了乾隆的父亲雍正 。
康熙|69岁的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为何惊得放下酒杯?不光是他长得漂亮
文章图片

而且根据一些其他史料佐证,在康熙传位于雍正的决定隐秘,乾隆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比如康熙曾索要过乾隆的八字,比如康熙曾破例召见乾隆的生母,并且说她是一个有福气的人,种种痕迹表明,雍正是沾了儿子的光才当上了皇帝 。
那么从结果倒推目的,就很容易得出向康熙引见乾隆只是雍正设置的一个局的结论 。他当时就已经存了让儿子帮助自己上位的心思,甚至乾隆那副被测为“大贵之命”的八字后面可能也被雍正暗中动过手脚 。
总之,乾隆和康熙祖孙温情的背后,其实也并不是绝对一尘不染 。的确,生于帝王之家,生来就掌握着别人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权柄,处处都是争夺与算计,哪里还能奢求纯粹的真情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