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是怎么样的?

汉献帝建安五年四月四日(公元200年),江东基业的开创者,小霸王孙策殒命,年仅26岁 。孙策之死,起因是被被许贡的门客刺杀而伤重不治而亡 。
孙策|“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是怎么样的?
文章图片

孙策已经走完了第一步,那就把吴、丹阳、会稽收复当作大本营,正在向第二步挺进时孙策死亡 。假如孙策不死,那么荆州就有可能变成东吴的内宅 。哪还有后面的刘备暂借荆州,以图益州之说 。如果刘备不能在荆州打下基础,蜀国就无法成立,便无三国 。
所以当孙策死讯对荆州刘表就是重大利好,刘表可以继续安心进行学术研究了 。
孙策|“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是怎么样的?
文章图片

二,孙策奇谋“阴袭许昌”成就霸业 。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在北方厉兵秣马,虎视眈眈 。此时,曹操所有部署都在对付袁绍,双方对峙于官渡,决战一触即发 。而这时,无论是谁,只要有第三方站到曹操与袁绍两人的任何一方,那么胜利的天平就会向谁倾斜 。江东的孙策正制定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那就是他率部秘密远征,袭击曹操的大本营许昌,一举将汉献帝控制自己手里,既然你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孙策为何不可 。
孙策|“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是怎么样的?
文章图片

曹操得到密报后,头立刻大了 。北方有袁绍的军事高压,后面如果再孙策把老巢给端了,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
如果,孙策不死的话,他的真的去偷袭许昌,那么官渡之战,谁胜谁负还真难说 。假使袁绍胜利,以袁绍的品行,肯定中原会继续大乱的 。曹操失许昌,失汉献帝,已经无法再混了,那么后面的魏国根本会找不影子的 。
孙策不死,魏国便没有 。
所有曹操听说孙策被人暗杀后,大笑不止,连饮数碗酒 。
孙策|“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是怎么样的?
文章图片

三,孙策选定继承人,成就东吴帝国 。
孙策在临死之前,在选定继承人上并没有选择与自己相似的另一个弟弟孙翊,而选择了与自己性格相反的孙权 。并说出这样的话给孙权,以交待后事,“开疆拓土,冲锋陷阵,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临终之前,他为江东集团定下“守成”这一基本路线 。
孙策|“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是怎么样的?
文章图片

不论北方谁当霸主,而以江东现有的资源和军事力量,根本不足再向北方进取,孙权的确就按照孙策制定的路线守成自保,终于在这片霸王开创的大陆之上加冕称帝,建立吴帝国 。
假如孙策不死,那么江东绝不会制定守成路线,会继续向北方扩张,有可能会变成两国演义 。甚至会一统中原 。
孙策|“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是怎么样的?
文章图片

孙策不死,便无吴国 。
【孙策|“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历史上的孙策究竟是怎么样的?】孙策无疑是三国早期最优秀的人物之一,他少年英杰,驰骋沙场,为江东开疆拓土,他下基业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并不是杜撰,这就是他“恐怖”的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