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黄维的妻子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因黄维说出2个字走进北京的护城河

黄维,1904年生,民国时期国民党高级将领,江西贵溪人 。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保卫战、缅甸反攻等 。曾任国民革命军第12兵团司令长官,俗称“黄维兵团”,在淮海战役中兵败被俘 。1975年,作为最后一批战犯被赦免 。1989年3月20日,因心脏病突发在北京逝世,终年85岁 。
黄维有一个字,悟我,这个字很有意思,即是自己悟自己 。黄维一生悟到了些什么,人们并不十分清楚,但却知道,他身上有两个很显著的特点:一是很固执;二是书生气非常深厚 。固执来自于何处,人们并不知道,但书生气大约来自于他曾经有过教书的经历 。
黄维|黄维的妻子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因黄维说出2个字走进北京的护城河
文章图片

黄维和蔡若曙
同样,人们不知道这是不是黄维“悟我”之一种,但在“若曙”寓意新生的希望里,人们知道,他与蔡若曙的结婚是不得已才被提上日程的 。蔡若曙和黄维的未婚同居,未婚先孕,而她和黄维婚礼的身后是黄维母亲,因为黄维与桂仙梅离婚的破口大骂,老人家因为自己的儿子“没良心”,辜负了曾经的儿媳桂仙梅,也觉得新来的儿媳的行为太不道德 。尽管老人家一再反对,但反对总是无效 。所以,据说老人家至1956年去世也没有原谅自己的儿子黄维 。
这也算是黄维的一种固执吧?看到“若曙”就什么也不管不顾了 。然而,蔡若曙嫁给黄维是不是就真的“若曙”了呢?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但她后来的经历却让人极易想到民间的一句老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虽然她后来的表现,并没有自己“怕”或“嫁错”的意思,但面对她,这句话的的确确会被人们想起 。
黄维|黄维的妻子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因黄维说出2个字走进北京的护城河
文章图片

蔡若曙和孩子
最先时,蔡若曙带着孩子跟随黄维在战场上东奔西跑,尽管她身子骨柔弱,但还能照顾黄维,那个自己心爱的人 。1948年11月6日,我人民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情况就不是这样的了 。当时,黄维把蔡若曙及3个孩子,包括才出生没多久的黄慧南,托付给连襟,就上了淮海战场,率第12兵团由驻马店出发,经蒙城、宿县(今安徽省宿州市)向徐州靠拢 。随后,他的十多万部队挤在一狭长地带,进退不能,被我人民解放军包围 。
我人民解放军向12兵团发出最后通牒,黄维拒绝投降 。12月14 日,我人民解放军向其发起最后攻击,黄维见势不妙与兵团副总司令胡琏各乘一辆装甲车逃命,结果装甲车坏了,黄维被活捉,兵团被干净利落地消灭 。这中间有这样一个细节:12兵团被重重包围于双堆集后,我指挥官已摸透了黄维的性格,知其为教书出身,迷信书本,墨守陈规,打仗老爱在书本上找依据,动不动就是“兵法云”尔尔,便采用了放弃已占阵地,诱敌深入的方法 。果然,黄维上当,使部队落入我伏击区,当其发现时,已为时晚矣 。其书生之气,在此可见一斑 。
黄维被俘虏,生死不明 。蔡若曙听到消息,心痛不已,随后领着3个孩子(其中一个是黄哲),和大批国军将领家眷一起逃往台湾 。虽然,她当时并不能确定黄维还活着,但在她的心里,一直没有放弃黄维还活着的希望 。两年后,她得到了黄维可能还活着的消息,只身一人来到香港,打听到黄维确实还活着的消息,便将孩子们也接到香港,举家秘密迁往上海 。
黄维|黄维的妻子蔡若曙:苦等黄维27年,因黄维说出2个字走进北京的护城河
文章图片

随后的日子对蔡若曙来说非常辛苦,她一个人不但要养活3个孩子,还要养活1个雇来的老保姆 。那时,她30岁出头,是一个女人风华正茂的时候,找了一份图书馆的工作,艰难地支撑着一家人的生活 。她一心想着自己的丈夫黄维能被早赦免,但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改造的黄维,却因为思想过于固执,直到1975年获得释放 。而此时距淮海战役已经整整27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