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美团饿了么的算法陷阱:骑手收入越涨越少,平台抽成越涨越多( 二 )
文章插图
这也只是外卖大战中的小阵仗,要知道,在外卖这个赛道上,百度糯米这种重量级选手都被干死了。
滴滴短暂的出现,并没有扭转市场格局。
留在牌桌上的基本剩下美团与饿了么两个玩家。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主要外卖平台市场格局中,美团外卖占比67.3%,饿了么占比为26.9%,两家合计占据着行业近九成份额,双寡头格局稳固。
02 算法失控,外卖骑手成数字难民双寡头格局已定,饿了么和美团的对手成了自己——迈过规模化增长的阶段,围绕用户体验与效率,连接着商家与用户两端的外卖骑手,成为了平台的核心竞争力。
调动着无数骑手的系统,在美团叫“超脑”,在饿了么叫“方舟”,他们被称为实时智能配送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骑手接单是被系统最近选择的、时间是被严格控制的、路线是被精心优化的,骑手们在这套系统里机器般运转,无数个他们穿梭在城市里每一条街道,维持着平台赖以留住用户的“效率”。
速度,几乎是效率唯一的衡量标准。
《人物》此前的报道中,有外卖员回忆称,2016年到2019年,他曾三次收到美团平台“加速”的通知,3公里的送餐距离,从2016年1小时的最长时限,缩短到了2018年的38分钟。
将时间拉回到2016年11月,美团王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表示:“我们的口号是美团外卖,送啥都快”,他表示,美团的外卖平均28分钟内会被送达,并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体现。
无论美团还是饿了么,留住用户最核心也最直接的方式,无疑就是持续完善用户体验,外卖这一场景下,用户拥有在商家端的选择权,这层用户体验由他们自己决定。
骑手便成了唯一的变量,于是在算法的支配下,他们跟着平台、系统不断加速。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马亮曾表示,外卖行业实际上已经形成了“逐底竞争”,即不断试探送达时间的底线指标。把所有的竞争参数穷尽了后,压力就被推到骑手那里,导致骑手处于极限和超负荷的工作状态。”
在这些躲不掉的算法霸权面前,他们手机屏幕上的每一次倒计时,都成了“deadline”。与时间赛跑,成了他们的常态。否则,他们面临的将是差评、罚款乃至被辞退。
于是外卖骑手在像机器一样加速的过程中,闯红灯、超速、逆行这样的事情不断发生。
这个时候,他们赛跑的对象就不只是时间了。
上海交警曾统计,2017年上半年外卖配送行业发生交通事故76起,平均每2.5天有1名外卖员伤亡。
而今年1月,一位北京的饿了么外卖骑手,在他配送当天第34单外卖时猝死。当时,他的摩托车后座上,还放着4份没送出去的外卖。
不幸的是,这样的悲剧,每过一段时间就会上演。
03 如何获利,外卖平台得心应手在算法霸权下,除了用户,外卖平台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众所周知,当生产效率无法提升的时候,压榨表现为尽可能地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
外卖平台的压榨,更多表现为提升效率。让机器提升效率,企业至少需要投入研发,让人提升效率,只需要罚钱机制。
一切都是为了多接订单,为了GMV和收入。
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为了更高的GMV和收入,外卖平台的算法越来越聪明,它们能把配送效率放在了第一的位置,通过数据来评价配送效率,如果骑手有能力提前送达,算法就会认定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
【 配送|美团饿了么的算法陷阱:骑手收入越涨越少,平台抽成越涨越多】时间就这么挤出来了,更多的订单也这么挤出来了。
推荐阅读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智能头盔|饿了么测试智能头盔 计划年内在发放超100000顶
- 智能头盔|饿了么计划今年在全国覆盖十万顶智能头盔:可语音接单,拥有碰撞检测
- 共享单车|美团公开新专利:指纹解锁共享单车
- 专利|美团公开共享单车指纹解锁专利
- 头盔|外卖界又一黑科技!饿了么计划今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马云|张旭豪:辛辛苦苦创下饿了么,后以95亿美元卖给马云,现在如何了
- 美团|在微信、京东、美团、滴滴上用数字人民币,体验怎么样?
- 春节|“2022全国网上年货节”启动 美团“年货送到家”覆盖2800个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