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我军史上最强的旅,走出了2位上将,1位中将,5名少将( 三 )


另一方面,皮定钧要求一切命令听指挥,做到轻装前进,和敌军抢时间和速度 。比如1946年7月15日拂晓,“皮旅”三团一营轻取官亭镇,俘虏地方民团百余人 。此时,部队由于连续行军,格外疲劳,在该镇仅停留不到一小时,部队又出发,向北拐向凤阳 。1旅本来计划在吴山庙休息,但皮定钧听侦察队报告,敌人已在淮南路两侧强征民夫抢修工事,又当即决定:“在吴山庙吃饭,吃完饭立即出发 。”
二团团长钟发生提出:“部队太疲劳了,休息一天吧!”皮定钧斩钉截铁地说:“不能停留,吃过饭马上就走!”毫无商量的余地 。钟发生指着皮定钧大吼:“你算什么英雄,怕死鬼!在这里休息一天有什么了不起 。敌人来了,老子去打!”骂归骂,走归走 。钟发生不敢违抗军令,很不情愿地带部队出发时,还在大街上骂骂咧咧 。其他领导也有主张休息的,但皮定钧还是那句话:“走,服从命令 。”
蒋介石|我军史上最强的旅,走出了2位上将,1位中将,5名少将
文章图片

政治委员徐子荣见部队太累了,也劝皮定钧:“是不是稍稍休息一下 。短一些,不要一天,三个小时吧 。”徐子荣是旅党委书记,1927年的老党员,年龄也比皮定钧大六岁 。皮定钧知道问题的严重性:”部队停不得,三个师的敌军正向我们包围过来,这里多停几个小时,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如果把部队损失了,我们怎么交代!“
虽然官兵们有怨言,但是皮旅官兵还是按照旅长的命令,准时离开吴山庙,连夜抢越淮南路,进入定远地区,再向津浦路飞速前进 。就在“皮旅”离开吴山庙不到三小时,敌军48师138旅乘汽车沿公路两头于次日凌晨赶到了淮南路 。“皮旅”老战士张国治回忆说,当他们赶到时,我们早已越过淮南路,走出几十里地了 。他说:“如果当时皮定钧不坚持自己的意见,在吴山庙休息哪怕只有三个小时,其后果就不堪设想 。”
蒋介石|我军史上最强的旅,走出了2位上将,1位中将,5名少将
文章图片

自中原突围行动后,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在皮定钧的领导下,从6月27日至7月20日,孤军转战24昼夜,横跨鄂豫皖三省,历经23次大小战斗,克服崇山峻岭、暴雨洪水等艰难险阻,冒着酷暑,忍饥挨饿,行程1000余公里,除掉队、失散、伤亡几百人外(具体数字各个资料不一样),以3个团5000多人的完整建制,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的成功战例!
【蒋介石|我军史上最强的旅,走出了2位上将,1位中将,5名少将】1955年全军评定军衔时,总干部部领导向主席呈送授衔报告 。当主席看到皮定钧按资历拟申报少将衔时,当即表示:“皮旅有功,由少晋中 。”此后在审阅全军将帅授衔名单时,主席又在皮定钧的名下注了6个字:“皮有功,少晋中 。”不久,皮定钧被破格授予中将军衔,时年41岁 。
蒋介石|我军史上最强的旅,走出了2位上将,1位中将,5名少将
文章图片

1976年7月7日,时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从漳州乘直升机去东山岛三军演习现场视察 。不幸的是,直升机撞毁在漳浦县灶山上,皮定钧以身殉职 。在其追悼会上,主席送了他一生中最后一个悼亡花圈 。
政委徐子荣建国后调任地方工作,没有参加授衔,但是皮旅出了很多将军,
皮旅副旅长方升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
皮旅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郭林祥,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
蒋介石|我军史上最强的旅,走出了2位上将,1位中将,5名少将
文章图片

皮旅旅参谋长张介民,1955年大校,1962年获得少将军衔 。
皮旅第一团团长王诚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8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