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速版|互联网“收割”网瘾父母( 三 )
文章插图
图源 / 抖音截图
张帅接到银行柜台经理电话的时候才知道,爸爸通过微信和一个“阿姨”聊上了,还把存款都取出来交给对方代为打理。通过查看爸爸的微信聊天记录,张帅得知,对方称自己的儿子是有名的理财经理,可以帮忙赚钱。
“我们这个年纪,能钱生钱的机会可不多”“娃们挣钱都不容易,你不想帮他一把”“张大哥,我怎么会骗你,比你有钱的可多了去了,就是心意不同”,一套话术下来,爸爸逐渐放下了戒备,准备和对方一起投资“以房养老”的项目。“还好在最后一步,银行给我打了电话”,张帅心有余悸。
后来,事情败露,张帅托警察局的朋友查到了这位“阿姨”的真实身份,竟是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张帅记得,那天,爸爸盯着那个小伙子的照片看了好久,缓慢转身,自己走回家,在阳台坐了一整天。
“我妈已经走了五年了,我明显地感受到,我爸没有以前开心了,他本来特开朗一人,现在都不怎么说话了。”张帅担心,爸爸过得太孤独,于是给爸爸在老年婚介所报了名,但爸爸不愿意去。“他拧着一股子劲,好像是跟自己过不去,没好气地问我‘再让人骗了咋办’。”
像张帅爸爸这样,因为被骗而对生活中的诸多人和事产生信任危机的老年人,不在少数。
“被骗背后是有焦虑存在的,可能是情感焦虑,可能是健康焦虑,也可能是经济焦虑,老年人的心理要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在心理学博士陈洁看来, 这其实是一种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表现。
“老人原本扮演着家庭中‘权威者’的角色,但网络会消解这种权威,受骗后会加深与家人的矛盾,并产生严重的自我怀疑。”陈洁说。
三、老年人躲得掉网络“陷阱”吗?《2020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60岁以上的老年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达到64.8分钟,且有超过10万老人严重依赖网络。面对巨大的流量空间,各类互联网APP瞅准时机,为了留住老年用户使出十八般武艺。
信息流投喂、算法杀熟、精准营销,都让触网不久的老年人措手不及。
不管是短视频APP,还是图文资讯类APP,只要有使用痕迹,算法就能一步步“猜中”用户喜好,面向老年人也不例外。很多老年人在刷短视频的时候感叹,“这个APP就像我肚子里的蛔虫,一打开就知道我想看什么。”
当老年群体逐渐培养起上网习惯,各类APP又推出极速版,其占用的内存很小,对机型要求不高,但“一边刷视频一边赚钱”,让老年群体尝到甜头,甚至主动参与到“拉新”中来。
极光数据相关报告显示,移动互联网派生app发展迅速,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抖音极速版等5款派生APP进入到季度内DAU飙升榜TOP 10。
到2020年6月,极速版app覆盖渗透率达到42.9%,三年半时间增长近30倍。其中,老年用户占比较高,抖音极速版中46岁以上用户占比为14.8%,快手极速版中46岁以上的用户占比为12.4%。
文章插图
图源 / 极光数据
各类电商APP则通过种水果等小游戏获取用户粘性,继“多多果园”在2019年一季度为拼多多增加了上千万日活用户后,京东、支付宝等也纷纷推出了“种水果游戏”。许多老年人把广场舞和遛弯的时间,用来守着自己在APP上种下的树,看着它长大、结果、成熟、下单到家。
基于各类APP和极速版APP的内容引流,也没放过老年人。既有直播带货卖保健品,又有直播间自导自演伦理大戏,情感骗局、理财诈骗也随着私域流量的崛起卷土重来。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