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觉民|林觉民:林徽因的叔叔,24岁英勇就义,遗书《与妻书》催人泪下

前段时间,我国几位烈士英勇护国的事迹,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其中,已经准备结婚,却以身报国的肖思远烈士的爱情也让人感动和唏嘘 。不禁让人想到诗句:"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
就像诗中所写那样,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英勇男儿因为报国而和心爱之人分开 。而我们今天要讲的主人公,也是这样一位年纪轻轻却英勇就义,独留下爱人的爱国英雄,而他就义前写给妻子的遗书,更是在百年间感动了无数人 。
林觉民|林觉民:林徽因的叔叔,24岁英勇就义,遗书《与妻书》催人泪下
文章图片

到了18岁,林觉民的父母为他娶了一位大家闺秀,名叫陈意映 。她与林觉民一样,都是十分有才学的年轻人,喜好诗书,擅长吟咏,成婚时年仅十七岁的年纪,就已经可以为《红楼梦》中的人物撰写诗卷 。一个是年轻英俊的才子,一个是美丽多情的美人,两人婚后的生活十分甜蜜 。而在林觉民的遗书《与妻书》中,也有二人爱情的体现:"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写尽了新婚燕尔的甜蜜,可惜,在家国动荡的年月,两人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多久 。
林觉民|林觉民:林徽因的叔叔,24岁英勇就义,遗书《与妻书》催人泪下
文章图片

当时,一心想要学习新知识的林觉民,被父亲送到了日本 。夫妻二人异地而居,感情依然十分甜蜜,二人时常通过书信来交流,实在堪称包办婚姻的楷模 。原本,林觉民的父亲很了解自己的孩子,他是想让林觉民到国外去学习,避免他投身革命送掉了自己的性命,却不知林觉民和革命实在是有缘分 。到了日本没多久,林觉民就参加了大名鼎鼎的同盟会,积极参与到了革命的热潮中去 。期间,林觉民积极为革命而演讲,得到了同盟会众人的信任,派他回国筹集革命经费,用来采办革命武器,为之后在广州的起义做准备 。
林觉民|林觉民:林徽因的叔叔,24岁英勇就义,遗书《与妻书》催人泪下
文章图片

于是,林觉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乡 。家人对他的归来欣喜万分,妻子陈意映更是高兴 。只是,这次回国的林觉民不再是孑然一身的爱国青年,他有了筹集款项的重要任务,所以,他无法和之前一样守在妻子身边,和他花前月下 。他总是来去匆匆,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而陈意映还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担负着惊天使命,更不知道他已经做出了随时为家国献身的准备 。
林觉民|林觉民:林徽因的叔叔,24岁英勇就义,遗书《与妻书》催人泪下
文章图片

很快,到了起义前夕 。这一次林觉民正要离开之时,妻子陈意映心中却突然忐忑,身为妻子的直觉,仿佛意识到了丈夫此次的离开和往日不同 。她向丈夫提出要和他一同前往的要求,甚至已经忘了自己是个身怀六甲的孕妇 。然而,她的请求自然没有被答应 。就这样,林觉民毅然决然地踏上了离家的道路 。
【林觉民|林觉民:林徽因的叔叔,24岁英勇就义,遗书《与妻书》催人泪下】
林觉民|林觉民:林徽因的叔叔,24岁英勇就义,遗书《与妻书》催人泪下
文章图片

1911年4月,在起义前夕,林觉民用随身的手帕写了给妻子最后的书信,在他生命即将终结之时,表达着对妻子的最后表白 。后来,人们把这封信称作——《与妻书》,信中写到:"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 。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 年轻的林觉民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最后命运,说妻子见到此书时二人或许已经阴阳两隔,最后果然一语成箴 。
林觉民|林觉民:林徽因的叔叔,24岁英勇就义,遗书《与妻书》催人泪下
文章图片

而《与妻书》中还有更感人的词句:"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林觉民说他与陈意映成婚以来,就时常祝愿天下所有有情人都能和他们一样终成眷属,但是家国危难之际,太多人家破人亡,他说是因为陈意映,因为爱她的深挚意念,他才有勇气舍小家救大家,去帮助天下人都能够去爱他们所爱的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