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时,带走了宫内一不起眼物件,现已经无价之宝

1912年,年仅6岁的清末帝溥仪在隆裕太后的代替下,于《清帝逊位诏书》上盖下宝印,从此后统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自此终结,溥仪不仅成为了清朝最后一位皇帝,还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最后一位皇帝 。
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时,带走了宫内一不起眼物件,现已经无价之宝
文章图片

这田黄石三联章算得上是清朝皇室的“家传宝物”,历史可以追溯至乾隆时期 。虽然乾隆为了对康熙帝表示尊重,放言道在位时间不会超过康熙的61年,实际上也的确在执掌大权60年的时候就让位给了嘉庆帝,但在嘉庆帝执政的前几年,真正掌权的还是已经成为了太上皇的乾隆 。
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时,带走了宫内一不起眼物件,现已经无价之宝
文章图片

乾隆酷爱古玩字画,如今故宫博物馆中的很多珍藏的珍宝文物,都是乾隆搜集而来的,尤其是一些书画古籍,乾隆不仅喜欢搜集,还喜欢在上面题字题诗盖印章,这一方田黄石三联章就是在乾隆已成太上皇的时候,底下的人为了讨好这位实际上的大清朝掌权人而献上的 。
但是古代宝印那么多,为何这田黄石三联章竟然能够成为无价之宝呢?主要还是跟这材质有关系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和氏璧所制成的传国玉玺之所以上千年来一直都被各朝各代帝王所抢夺,根本原因在于一个独特,和氏璧是独一无二的 。田黄石虽然算不上独一无二,但也的确是非常贵重难寻的印石原材料 。
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时,带走了宫内一不起眼物件,现已经无价之宝
文章图片

田黄石顾名思义,就是稻田里找出的黄色石头 。这种石头为何只能在稻田中找出至今没有确定,但却只有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才有产出 。因为原料稀少,自古就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如今更是达到了“一两田黄三斤金”的夸张地步,因此跻身称为“印石三宝”之一 。除了田黄石外,另外“两宝”分别为鸡血石和芙蓉石 。
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时,带走了宫内一不起眼物件,现已经无价之宝
文章图片

【溥仪|溥仪被赶出紫禁城时,带走了宫内一不起眼物件,现已经无价之宝】田黄石原料得之不易,能够寻到足够大的田黄石刻成连接在一起的三块印章更是构思巧妙,这三块印章自左到右分别印刻着“乾隆宸翰”、“乐天”、“惟精惟一” 。1955年在清点溥仪当初带出紫禁城之物时发现此印章,从此后一直珍藏在故宫博物院内,为我国无价之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