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历朝历代“外卖”趣闻,订餐方式诚信又奇葩,小费是饭钱的2倍( 二 )



相较于唐代,宋朝的“外卖”模式更加丰富,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里,店家与食客达成共识,非常和谐,与如今相比,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
清朝
到了清朝,“文人骚客”暴增,他们以“游玩于山水”为人生观念,“画舫”游船就是其中最受用的,坐在船中欣赏美景,与姑娘吟诗作对,吃喝拉撒睡都在船上,乐不思蜀,三五天不下船都很常见 。
外卖|历朝历代“外卖”趣闻,订餐方式诚信又奇葩,小费是饭钱的2倍
文章图片

届时就有附近饭店看准了“商机”,每逢天黑游船靠于大堤时,就对每个船分送饭菜,收得钱财 。此事在《扬州画舫录》中有记载:
野食谓之饷 。画舫多食于野,有流觞、留饮、醉白园、韩园、青莲社、留步、听箫馆、苏式小饮、郭汉章馆诸肆,而四城游人又多有于城内肆中预订者,谓之订菜,每晚则于堤上分送各船
外卖|历朝历代“外卖”趣闻,订餐方式诚信又奇葩,小费是饭钱的2倍
文章图片

说实在话,这有点像十几年前的“网吧包宿”:一到饭点,就有小伙子抱着保温箱穿梭于网虫之间,大声叫卖饭盒、烧饼 。
这与“画舫游乐”的区别只在于“消极”和“雅致”而已,有卖则买,煞是有趣 。
04民国
到了近代的民国时期,外卖依然盛行,各大酒楼的生意红火,最值得一提的,可谓是以“讲究”著称的北京城了,当时的北京还是“北平”,这种饮食方式又称为“叫盒子” 。
外卖|历朝历代“外卖”趣闻,订餐方式诚信又奇葩,小费是饭钱的2倍
文章图片

因为此类酒店又称作“盒子铺”,送菜的伙计长期提溜着“大食盒”,盒内装着数个碟盘,菜品整齐的码在盘里,多是以“山东帮”的酱肘子、酱肉、熏肉居多,因为此类菜式的肉量足,既可切丝卷饼,又可作为凉菜下酒 。
外卖|历朝历代“外卖”趣闻,订餐方式诚信又奇葩,小费是饭钱的2倍
文章图片

挑剔的食客虽多,但架不住菜品花样足呀,除了酱肉之外,还有北平当地的小肚、腊鸭、熏鸡、也有南方菜系的火腿,内蒙古的牛羊肉食等 。
总之是各菜系汇聚,荤素俱全,肉食、素食、粗粮、细面,要什么有什么,能够塞住食客的“刁口”,绝对称得上讲究 。
外卖|历朝历代“外卖”趣闻,订餐方式诚信又奇葩,小费是饭钱的2倍
文章图片

就连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对于外卖都甚感兴趣,他在《我的前半生中》提到过:
给东兴楼饭庄打电话,冒充一个什么住宅,叫他们送一桌上等酒席 。
——轻肥说——
到了今天,信息通讯发达,外卖对于我们来讲,已经是再平常不过的职业了,奔波于城市间的外卖小哥们,也是将外卖送到了每家每户,让我们足不出门即可享受到心仪的美食 。
外卖|历朝历代“外卖”趣闻,订餐方式诚信又奇葩,小费是饭钱的2倍
文章图片

无论如何,“古代外卖”行业的讲究,也是值得所有“店家”学习的——能够更注重食品安全,保证食客的健康,牢牢抓住大家的胃口,才算是对“古代外卖”的完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