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熜|嘉靖帝:文官击不垮,宫女勒不死,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堕落了45年( 二 )


这一年朱厚熜仅仅15岁,他不仅仅是聪明,还很狡猾 。
二、大礼议和小心思
因明清以来,大多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因此习惯把该皇帝的年号代指该皇帝,例如,用“康熙”代指玄烨 。同样,对于朱厚熜来说,后人习惯称之为“嘉靖” 。
嘉靖一朝,影响最广的事件,莫过于“大礼议事件” 。这件事的根本,不仅仅“皇考”和“皇叔”之争,还有嘉靖帝的小心思,因为他要摆脱其他人的掣肘 。
嘉靖登基后,立即召集礼部大臣,让礼部商议自己生父朱祐杬的封号 。内阁首辅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等人认为,明孝宗朱祐樘一脉本是大宗,朱祐杬一脉是小宗,如今嘉靖以小宗入继大宗,必然要尊生父朱祐杬为“皇叔”,尊明孝宗朱祐樘为“皇考” 。杨廷和甚至以北宋宋英宗“濮议”之例来劝嘉靖帝 。
朱厚熜|嘉靖帝:文官击不垮,宫女勒不死,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堕落了45年
文章图片

可是,嘉靖一口咬定,遗诏上明明说的是“嗣皇帝位”,既然自己是皇帝,那就可以尊生父为皇考 。换句话说,他是以明宪宗朱见深之孙的身份继承皇位的,并不是以明孝宗朱祐樘的儿子身份继位的 。嘉靖不仅要尊父亲朱祐杬为皇考,还要尊母亲为太后 。
礼部尚书毛澄当然不同意,他带领60多位官员集体向嘉靖发难 。根据《明史·毛澄传》,毛澄说:
“自称‘侄皇帝’名……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
毛澄坚决让嘉靖在生父面前称“侄”,还放下狠话,如果有人提出异议,得而诛之 。
朱厚熜|嘉靖帝:文官击不垮,宫女勒不死,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堕落了45年
文章图片

如此一来,皇帝和大臣互不相让,形成僵持的局面 。这期间,杨廷和、毛澄也曾放低姿态,做出部分妥协 。例如,毛澄提出,只要嘉靖将来生下两个儿子,第一个儿子延续明朝宗庙,第二个儿子就可以继承生父朱祐杬一脉的香火 。但这个建议和嘉靖所欲相差甚远,嘉靖只是不想“委屈”生父,不是担心生父会断绝香火 。
为了达成目的,嘉靖也曾想试图安抚杨廷和、毛澄等人,例如《明史·杨廷和传》记载:
然每召廷和从容赐茶慰谕,欲有所更定,廷和卒不肯顺帝指 。
嘉靖多次召杨廷和入宫,赐他喝茶,好生劝慰,希望杨廷和能够给自己一个面子,可惜,杨廷和“不肯顺帝指” 。嘉靖还曾派人贿赂毛澄,结果毛澄也不给面子 。
朱厚熜|嘉靖帝:文官击不垮,宫女勒不死,明朝最聪明的皇帝,堕落了45年
文章图片

既然皇帝和大臣拗上了,聪明的嘉靖帝当然明白,自己不能输,若是自己输了,以后还不任凭这帮文官拿捏?所以,他要一步步逼大臣们让步 。具体来说,嘉靖一共走了三步:
第一步,投石问路 。嘉靖利用张璁来造势,张璁是新科进士,没有后台,没有关系,他利用大礼议事件,想抱嘉靖的大腿 。在嘉靖和大臣们争论不休时,他曾提出“继统不继嗣”的说法,得到了嘉靖的青睐 。
张璁的观点是:杨廷和把嘉靖和宋英宗比较,根本站不住脚 。宋英宗是宋仁宗的养子,早已有了“养子”的名分 。而明孝宗朱祐樘从来没有抚养过嘉靖一天,嘉靖一开始就是明孝宗的侄子,再加上先帝遗诏上也没有说让嘉靖过继给明孝宗,所以,嘉靖帝尊生父为皇考,一点问题都没有 。
张璁不仅建议嘉靖尊生父为皇考,还建议追尊生父为帝 。嘉靖帝看到张璁的奏折后,大喜:
“此论出,吾父子获全矣!”
但张璁的势力毕竟很小,嘉靖还需要做第二步 。
第二步,敲山震虎,嘉靖派人到安陆迎接生母蒋氏来京,他以皇太后的礼仪迎接生母 。当时,朱祐樘的张太后仍在,嘉靖这么做,遭到杨廷和等人的强烈反对,不料,嘉靖又撂挑子了,《明史纪事本末》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