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服|清朝入关以后,清朝官员的朝服,为何都流行使用石青色?
文章图片
《宋史》中记载:“四品以上服紫,六品以上服绯,九品以上服绿 。”为了鼓励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宋朝还出现了“满朝朱紫贵,尽为读书人”的劝学诗 。朝服颜色制度经历几百年的发展,已经彻底成熟,辽、金、元等北方游牧政权,在朝服的颜色上都沿用了中原的模式 。明朝建立之后,对贵族和官员们的朝服进行了改进,取消了紫色 。
按照明朝服饰制度的规定:“一品至四品,绯袍;五品至七品,青袍;八品九品,绿袍;未入流杂职官,袍、笏、带与八品以下同 。”明朝的朝服颜色分为了红袍、青袍和绿袍,其中,红袍是中高级官员的象征 。在明朝统治时期,祝福官员“早日穿红袍”是著名的吉祥话 。皇帝上朝的时候,六部九卿、科道言官等方阵的朝服颜色截然不同,呈现出“花红柳绿”的景象 。
文章图片
但清朝入关以后,红袍、绿袍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清朝官员和贵族们的朝服,以黑色或者蓝色为主,就连后宫嫔妃和朝廷命妇们的朝服也不例外 。我们需要看一下清朝入关之前的历史,清朝的前身是后金政权 。后金政权是北方渔猎民族建立的政权,在后金政权建立的初期,并没有颜色服饰制服 。从努尔哈赤和其他贵族们的服饰记录来看,当时,基本上是随心所欲的穿衣服 。
【朝服|清朝入关以后,清朝官员的朝服,为何都流行使用石青色?】但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后,并不甘心仅仅做一个游牧政权的大汗,而是渴望像中原王朝皇帝那样,成为大一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 。在这一背景下,皇太极开始向明朝积极学习,例如官员制度、后宫制度等等 。甚至明朝贵族和官员服饰上的补子文化,也被后金政权充分借鉴 。公元1636年,皇太极把后金的国号改成了大清 。为何偏偏使用清呢?
文章图片
因为按照五行相克的说法,明朝在五行中属火德,皇太极利用清(含水)为国号,颇有水灭火的寓意 。在建立清朝的统治,皇太极还规定了后妃、贵族、命妇、官员们的朝服颜色,必须采用与五行中水属性相关的颜色 。一时之间,清朝贵族和官员们的朝服颜色以黑色、蓝色为主,因为这些颜色在五行属性中属水 。
通过清朝前期的一系列贵族、官员的画像来看,在清朝统治的前期,朝服颜色并没有统一的规定,例如康熙朝时期,九皇子胤禟的画像中,穿着蓝色四爪团龙朝服 。十四皇子胤禵的画像中,则穿着黑色的四爪团龙朝服 。康熙皇帝本人的朝服,则也是以蓝色居多 。甚至在《康熙皇帝南巡图》的画像中,官员们的朝服仍旧呈现出蓝色、黑色、青色相互呼应的状态 。由此可见,此时的朝服颜色还处于杂乱无章的局面 。
文章图片
在乾隆皇帝在位时期,为了解决朝服的颜色问题,体现大清朝廷的威严性 。清朝颁布了《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中,对房屋规格、服饰颜色、饮食规格等各个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 。按照会典的要求,所有官员、贵族们的朝服,都必须采用石青色 。后宫嫔妃、朝廷命妇的朝服,也按照这一标准执行 。换而言之,从乾隆皇帝开始,清朝的朝服已经开始整齐划一 。
通过清朝中后期流传下来的画像来看,所有人的朝服都采用了石青色的标准 。由于亲王贝勒、六部九卿、地方督抚和那种八九品的官员采用一样颜色的朝服,清朝逐渐形成了看顶子颜色区别官员的传统 。每个级别的顶子颜色都不一样,补服朝卦上的图案也不一样 。在清朝灭亡以后,石青色的朝服退出了历史舞台 。由于年代久远,很多影视剧中都出现了明显的错误 。例如在一些影视剧中,甚至出现了紫色的朝服,这种情况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
推荐阅读
- 马化腾|清朝最厉害的商人,清政府都向他借钱,估计马云、马化腾都佩服他!
- 湘军|清朝一将领见城墙下青草颜色异常,下令用热汤灌进,随即惨叫四起
-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是哪一个?不是汉朝、也不是唐朝
- 布政使|清朝时的“布政使”,放现在相当于什么官职?你可能永远都不会信
- 岳钟琪|清朝岳钟琪,是投靠异族的汉奸,还是奠定中华版图的英雄?
- 清朝|满蒙联姻逐渐衰弱,暗藏清朝格局变化,反映满蒙汉三族地位变化
- 雍正|故宫发现清朝圣旨,雍正24岁儿子神秘消失,学者:雍正真狠心
- 康熙|康熙如果传位于他,清朝很可能成为大国,西方列强或许也忌惮三分
- 学政|清朝学政官职不算高,为何很多人都说学政有与巡抚对抗的资本?
- 宁古塔|清朝灭亡后,当年那些被关在宁古塔的重犯,最后都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