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清官第一”于成龙,康熙皇帝如何重用?5年升5级,官至副国级

清朝历史上有两位名为“于成龙”的官员,同处一朝,而且都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得康熙皇帝赞赏和百姓爱戴的循吏代表 。一位是出身汉军镶红旗,官至“兵部尚书、河道总督”的于成龙;一位是来自山西,官至“两江总督”、“太子太保”的于成龙 。
本文的主角就是被百姓评价为“于青菜”、“于青天”;被康熙皇帝评价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被乾隆皇帝追赐“清风是式”匾额的“清端公”——山西名臣于成龙 。
康熙|“清官第一”于成龙,康熙皇帝如何重用?5年升5级,官至副国级
文章图片

康熙二十年,升任“江南江西总督”,也就是后来的“两江总督” 。同样,清朝时期的“总督加衔制”开始于康熙三十一年,所以于成龙的“两江总督”仅为正二品,基本类似于地方局书记,行政级别为副国级 。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康熙皇帝追赠“太子太保”,基本等于给他加了一个政协副主席的虚职官衔 。“太子太保”,品秩从一品,行政级别为正国级减 。
也就是说,于成龙最终官至“两江总督”兼领“太子太保衔”,基本类似于现今兼任政协副主席的地方局书记,行政级别高于副国级,稍低于正国级 。
康熙|“清官第一”于成龙,康熙皇帝如何重用?5年升5级,官至副国级
文章图片

备受帝王赞赏和百姓爱戴的“清官第一”
于成龙为官二十余载,“所到之处,皆有政声”;无论身居何职,于成龙都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论位居何等显要官职,于成龙始终“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 。
康熙二十三年,于成龙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南京百姓“为之巷哭,相率香灯祭与寝”,纷纷涌上街头和总督衙门祭奠这位“爱民如子”的“于青天” 。根据康熙皇帝亲撰之《于成龙墓志铭》的记载:
公卒之日,金陵日几千百人,衙舍至不能容 。远近闻之,皆辍市,如丧其亲;大祭之日,士民数万人步二十里外,伏地哭,江干江水声如不闻 。
注意,这是清朝入关仅仅40年,于江南地区统治根基未稳的康熙二十三年;注意,这是反清情绪、抗清活动最为频繁的江南地区 。正如康熙朝名臣熊赐履对此情此景的评价——“公之得吏民之心,数百年来无能如此者” 。
康熙|“清官第一”于成龙,康熙皇帝如何重用?5年升5级,官至副国级
文章图片

于公成龙,担得起如此名声,更值得金陵百姓如此厚爱!
于成龙病逝后,康熙皇帝以及后世君王如何厚恩相待?
康熙皇帝钦定谥号“清端”!
按照清朝官员的定谥规定:一品大臣过世,按例请皇帝决定是否授谥;一品以下官员除非特旨,例不授谥 。于成龙生前的最高官职为正二品总督,照例不予谥号 。可尽管如此,康熙皇帝还是钦定了“清端”这种等级极高的谥号 。
“清”者,“清廉奉公”也;“端”者,“圣修式化”、“严恭莅下”、“恭己有容”、“秉心贞静”、“守礼自重”者 。
有清一朝,仅康熙朝出现过6位“清端”谥号之臣,个个都是“近乎完人”的所在 。于成龙能此等谥号,可见康熙皇帝对其的赞赏程度 。
雍正皇帝登基后,感念于成龙的“廉洁奉公”,下令特赐“入祭贤良祠”;
乾隆皇帝登基后,除了数次派遣专员祭祀于成龙祠堂外,还专门书写“清风是式”匾额追赠 。
康熙|“清官第一”于成龙,康熙皇帝如何重用?5年升5级,官至副国级
文章图片

正如雍正朝状元彭绍升对于成龙的评价,“公,立百尔在官之准、永斯人没世之慕”,于公成龙将是入仕者“清正廉洁”的千古表率 。
【康熙|“清官第一”于成龙,康熙皇帝如何重用?5年升5级,官至副国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