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辽|西辽兴衰往事——一代英杰耶律大石和他重建的契丹帝国

宋绍兴元年、金天会九年(1131年)二月,漠北镇州可敦城(今蒙古国布尔干省青托罗盖古城)外,已经占据漠北原辽国西北路招讨司辖地休养生息了七年之久的前辽国皇族耶律大石,在暗暗积蓄实力、获得了大批粮秣士卒的补充之后,按照契丹传统杀青牛、白马以祭告天地祖宗,正式起兵向西,走上了开拓疆土,建立政权,以重建大辽的征程 。经过一年左右的征战,耶律大石获得西域各部族的拥戴,又扩充了辖地的领民户数,所控制的疆域东起土兀刺河(今土拉河),西至也迷里河,北至瀚海,南抵漠南,大致整个蒙古高原西部及西域东部都归属于耶律大石 。
宋绍兴二年、金天会十年(1132年)二月,在西征回师叶密立城(今新疆塔城)的时候,随军的文武百官拥立耶律大石为“菊儿汗”,建元“延庆”,追建耶律大石从辽天祚帝夹山大营逃走自立的辽保大四年(1124年)为延庆元年,恢复了大辽国号,史书中把耶律大石建立的政权称为西辽 。而这一年,被视作西辽建国之始 。
西辽|西辽兴衰往事——一代英杰耶律大石和他重建的契丹帝国
文章图片

辽保大三年、金天辅七年(1123年)四月,耶律大石和金军作战中于奉圣州遭遇失败,被金军俘获 。金将完颜宗望逼迫其为金兵带路,偷袭天祚帝位于青冢泺的大营 。金军偷袭得手,天祚帝之子秦王耶律定、许王耶律宁和嫔妃、公主、侍从护卫数千人都被金军抓获,辎重粮秣上万车也损失殆尽,天祚帝只率少数亲卫冲出重围,逃亡夹山(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北)中躲避金军 。
九月,在金营中的耶律大石趁看守不备,逃离看管,途中集合旧部,辗转来到夹山天祚帝藏身处 。天祚帝得到耶律大石回归,又获取了阴山室韦部的出兵承诺,于是自以为中兴可望,准备出兵收复燕云 。耶律大石屡次劝慰天祚帝“养兵待时”,不要轻易出兵,天祚帝一概不听 。同时天祚帝一直不能原谅耶律大石擅自另立皇帝的行为,不完全信任他,处处加以提防,并以萧乙薛、坡里括二人监视耶律大石,以防不测 。
耶律大石见不能劝天祚帝回心,又被其深深猜忌,知道再留在夹山前途凶多吉少,而天祚帝昏庸固执又刚愎自用,恢复大业不可能实现 。于是在辽保大四年、金天会二年(1124年)秋,天祚帝准备出兵攻击金军的前夕,杀掉监视自己的萧乙薛、坡里括两人,率领二百名亲信趁夜色掩护离开夹山大营,北遁大漠 。
西辽|西辽兴衰往事——一代英杰耶律大石和他重建的契丹帝国
文章图片

三个月后,耶律大石后抵达辽国西北路招讨司所在地镇州可敦城,招集辽国在当地设置的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七个军州的官员和大黄室韦等十八个部族的首领举行大会,宣布由自己承袭大辽皇统,自行称王 。同时,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征集驻军万余人,牛马数十万,设置地方官员,重新确立了辽国在此的统治基础 。
而天祚帝在耶律大石逃离后,依旧不顾敌我力量对比悬殊,一意孤行出兵攻击金军,于辽保大四年、金天会二年(1124年)冬季率残军出夹山,南下武州(今山西神池)试图收复山西州县,又被金军击败,残部多投降 。辽保大五年、金天会三年(1125年)正月,穷途末路的天祚帝经天德军(今内蒙古呼和浩特东)过沙漠,向西逃窜准备投奔西夏 。二月,金将完颜娄室在应州(今山西省怀仁县西)率军追上天祚帝残部,俘获天祚帝,至此辽亡 。天祚帝被俘时,距离耶律大石弃其出走不过半年时间 。
天祚帝被俘、辽国正统灭亡后,位于可敦城的耶律大石是唯一打出辽国旗帜的势力,他在可敦城建立牢固的根据地,设置官员,积蓄力量,联络西夏、宋朝等国,欲图夹击金国,但是因路途遥远,大多数计划都不能实施 。耶律大石此后主要是在漠北修养生息、募集士卒,恢复实力,以图将来东征打败金国,恢复祖先基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