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徐达:兄弟15年,君臣18载,朱元璋的头号干将,靠大智慧善终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当时徐达并不在南京,朱元璋特地派人远赴河南,把他封徐达为右丞相、太子少傅的消息告诉徐达 。不久后,徐达占领河南全境,朱元璋大喜,亲自到开封见徐达,徐达问朱元璋:“若我攻下北京后,元主北逃,我追不追?”
朱元璋回答:
“元运衰矣,行自澌灭,不烦穷兵 。出塞之后,固守封疆,防其侵轶可也 。”(出自《明史·卷一百二十五》)
朱元璋的意思是“元朝大势已去,穷寇莫追,等他们出塞之后,我们固守边疆即可 。”
文章图片
在《明史》中,被朱元璋称作兄弟的明朝大臣只有两人,一人是徐达,另一人是李贞(李文忠之父) 。李贞是朱元璋的亲姐夫,朱元璋称他是兄弟,是按照亲戚关系来说的 。而徐达,才是朱元璋内心认可的患难兄弟 。徐达的这种特殊待遇,纵然是朱元璋的爱将常遇春、朱元璋的发小汤和都不曾有过 。
在元朝末年,徐达或许不是朱元璋麾下唯一的将帅之才,但徐达却是最早走进朱元璋内心的功臣 。从某一个维度来说,徐达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地位,始终没有被别人取代 。
二、常徐二人,将帅之别
1355年,红巾军领袖韩山童之子韩林儿(小明王)称帝,改年号为龙凤,当时郭子兴去世,朱元璋名义上归韩林儿统辖,实际上各自为战 。因冯国用和李善长等人都建议朱元璋渡江攻取南京,朱元璋选择当年七月渡江 。当时,朱元璋麾下除了廖永安等少数水军将领外,几乎全部是“旱鸭子”,若想冲破元朝大军的封锁,横渡长江,十分艰难 。朱元璋把家眷全部留在江北,孤注一掷,最终渡江成功 。《明史·徐达传》云:
从渡江,拔采石,取太平,(徐达)与常遇春皆为军锋冠 。
渡江之战是朱元璋成就帝业的关键之战,这一战之所以能胜利,徐达和常遇春二人功不可没 。此后,朱元璋麾下虽然猛将如云,但每逢重要的战役,朱元璋首先想到的人都是徐达和常遇春 。
文章图片
徐达和常遇春都是明朝最著名的开国功臣,《明史》中把二人合并为一传,后人也喜欢拿二人相互比较 。其实,在朱元璋心目中,二人还是有本质区别的,例如,1367年(朱元璋登基的前一年),朱元璋派徐达率领25万大军北伐,常遇春为副帅,朱元璋说:
然能持重有纪律,战胜攻取,得为将之体者,无如大将军达 。当百万之众,勇敢先登,摧锋陷阵,所向披靡,无如副将军遇春 。(出自《明史纪事本末·卷八》)
这是朱元璋内心的真实想法,朱元璋认为,徐达作为主帅,他治军严格、足智多谋,是最稳妥的帅才 。而常遇春勇猛无敌、所向披靡,是摧锋陷阵的先锋 。
徐达是帅才,常遇春是将才,徐达和常遇春没有优劣之分,只是各有所长罢了 。
文章图片
若朱元璋亲自挂帅,他需要常遇春这样的人来攻城拔寨 。若朱元璋坐镇都城,不能亲临战阵,他则需要徐达来独当一面 。例如,在朱元璋攻下南京之后,自己留守南京,把攻城略地的任务都交给了徐达 。《明史·徐达传》云:
下集庆(南京),太祖身居守,而命达为大将,帅诸军东攻镇江,拔之 。
在朱元璋留守南京的日子,徐达带领大军连续攻克了镇江、第二年又攻下常州,“进围常州,明年克之”,然后徐达又带领赵德胜攻下宜兴 。微妙的是,当朱元璋亲自出马的时候,徐达则退居在身后 。《明史·徐达传》记载:
推荐阅读
- 京东食堂|刘强东真把员工当兄弟?京东食堂曝光后,答案很明显
- 工作餐|刘强东把员工当兄弟,真的这样做了吗?京东大楼B座,就是答案
- 男子|男子网购无差评裤子,穿了半天腿都染黑了,律师却说兄弟你赚了
- 东哥|刘强东——把村民当“哥们”,把员工当“兄弟”
- 兄弟|刘强东把员工当兄弟,真的这样做了吗?京东大楼B座,就是答案
- 两兄弟|因兄弟内斗,现股价、营收下滑,这家超市市值几近被“腰斩”
- 兄弟|白手起家的刘强东,到底是不是把员工当兄弟?京东食堂曝光了一切
- 员工|刘强东真的像自己说的,将员工当兄弟吗?京东大楼B座,说明一切
- 他和马云是兄弟,52岁娶了小自己21岁的女星,如今有343亿身家
- 一周内,京东3位高管相继出走,张磊才是刘强东的铁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