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古代的男子为何都喜欢娶十三四岁的小女孩为妻?这里面有何讲究?
不管是看古典小说还是看古籍史料记载,都能看出古代女子初婚时的年纪大多在十三四岁左右,这一现象就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尤其是在富户人家这种现象越明显,往往富户人家都会为儿子娶十三四岁的女孩为妻 。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去理解,十三四岁的女孩正应该是无忧无虑读书的年纪,却要走入婚姻的围城,实在是无法理解古人的思维 。难道是因为古代男人都有这种专喜欢找年纪小的女性癖好吗?
文章图片
战乱影响和新生儿死亡率高导致人口增长不足,所以需要快速繁衍人口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就认为国家最大的财富就是人口数量,在古代封建统治者都非常注重国家的人口数量 。
就比如辽国曾经占据幽云十六州,北宋一直没有抢过来,直到宋徽宗时期北宋联合金国灭掉了辽国,金国承诺北宋交还幽云十六州,但是金国人却把幽云十六州内的人口全部掳走到自己国境内,只把一座座无人的废墟空城还给了北宋,这就说明了在古代人口数量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 。
文章图片
所以说在古代国家统治者心目中人口数量非常重要,而且中国古代向来是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分分合合的状态,实力强盛的朝代维持二三百年,昏暗无道的朝代则几年甚至十几年就亡国,可以说古代的和平时期基本维持不到一百年,每隔一阵就会爆发战乱,这样就更加导致了人口数量的锐减 。
那么每当改朝换代经历过战乱洗礼之后,统治者基本都是首先要求与民生息,什么叫与民生息,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让老百姓尽快繁衍人口,只有人口基数上来,才能有人交税,才能有人服兵役服徭役,国家才能运转兴旺起来 。
所以在中国古代快速繁衍人口是历朝历代的基本国策,怎么快速繁衍人口,那就是让男人女人尽早结婚,只有尽早结婚才能生育子女,而且为了让老百姓尽快多生孩子,才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俗语 。
文章图片
人口增长在古代基本上就是吏部考核官员政绩任务之一,就像现在各地方紧抓GDP是一样的,辖区户籍人口增长数量是政绩考核的主要指标,所以在古代想升官,那就赶紧抓婚姻,敦促辖区内的男男女女尽快婚配,抓紧生孩子 。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明相管仲给齐桓公建议时,就曾经建议齐桓公将鼓励早婚早育定为基本国策 。所以在齐国早婚早育有奖励,多生多奖,少生少奖,不生不奖,只要生了孩子如果家贫,没事,国家都可以替你养 。
但是不婚就得受处罚了,也就是说在齐国单身狗是一种罪名 。在当时齐国政策下,女子年龄超过17岁,男子年龄超过20岁,如果还没有婚嫁,政府是要追究其父母的不教之罪过 。
文章图片
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之后,由于经历过楚汉争霸,人口锐减,所以刘邦建国之后也是把早婚早育多生孩子制定为基本国策,而且早婚早育早生孩子还免税,这项政策在当时是非常吸引人的政策,到了汉文帝之后更是细致了婚姻生育政策,女孩超过15岁还没有出嫁的要接受罚款,超过30岁还没出出嫁,那就要再加罚五倍,看看单身是罪啊 。
到了唐宋之后更加严格,如果女子在13-15岁还没有出嫁,那么官府就要进行强制性干预了,先是处罚其父母,然后官府就要指定将女孩嫁给某人,其实这个政策估计会让现代很多男性单身青年开心死,超过15岁不结婚的女孩就要被官府指定许配给谁,合着当时政府还包分配媳妇儿解决光棍问题 。
推荐阅读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斐乐公司|网购平台销售数据可作为确定赔偿数额的依据
- 安全风险|苹果将出席白宫会议讨论开源软件的安全风险问题
- 蚂蚁集团|数字人民币:支付巨头的大考,平台的机会
- 黄莎莎|绿韵碧波庭:女性群体的“中年危机”不应被忽视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