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红军|老红军因伤掉队成瓦工,建国后写信给上将战友:我还没有工作

在革命战争年代,有着许多立过战功的战争英雄,他们默默地付出着自己,不求回报 。很多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战争结束之后,都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不再向世人提及曾经的功绩 。
老红军|老红军因伤掉队成瓦工,建国后写信给上将战友:我还没有工作
文章图片

敌人的援军到了,他们通过遵义板桥,向指挥部赶来 。这样一来,原本准备突袭的小队瞬间就进入到了敌人的包围圈当中 。很快,敌人发现了这一支突击队,于是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
突然暴露在敌人的视野之中,使得突击队员还没有来得及准备,就出现了伤亡 。孔宪权立即对战场的形势做出了判断,他命令部下砍倒树木作为掩体,同时借助公路旁的特殊地形寻找掩护,与敌人展开激战 。
但是敌人的人数多,火力猛,孔宪权带领的突击队根本抵挡不住敌人一轮又一轮的猛烈进攻 。
有的战士,为了掩护队友突围,纷纷倒下,而敌人依旧没有停止的意味,他们要将这支突击队全部消灭!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孔宪权并没有退缩,而是端起了手枪,向着敌人发起了冲锋 。
老红军|老红军因伤掉队成瓦工,建国后写信给上将战友:我还没有工作
文章图片

然而随着敌人的一阵枪响,孔宪权的身体瞬间就失去了平衡,跄踉几步之后,摔在了地上 。刚开始时,孔宪权还并没有感到任何异样,但是片刻之后,他的下肢就传来了剧烈的疼痛,这时的孔宪权才发现自己中弹了 。子弹打在了孔宪权的左腿胯骨处,一共六个弹孔,都向外涌着鲜血 。
钻心的疼痛导致孔宪权无法站立,只得平躺在地 。敌人在看到孔宪权倒地之后,便如同猛兽般地冲了上来,想要活捉这个作战参谋 。
危急关头,孔宪权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翻进了身边的一条水沟之内,作为暂时的掩体 。此时的敌人已经杀红了眼,直接向受伤的孔宪权扑了过来 。孔宪权掏出了手中的手枪,对着一拥而上的敌人开了数十枪,将数十名敌人撂倒 。
打空弹夹的孔宪权,放下了手枪,看着已经冲到面前的敌人,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千钧一发之际,红军的援军大部队也及时赶到,解救了孔宪权 。最终,娄关山战役取得了胜利,一共歼灭了600名敌人,这也是红军长征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具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
老红军|老红军因伤掉队成瓦工,建国后写信给上将战友:我还没有工作
文章图片

而在这场战役中,孔宪权表现突出,光荣负伤 。在战争结束之后,医护人员立即对孔宪权进行了手术,将他身上的子弹取出 。而同样与孔宪权一一起接受手术的,还有同样在战争中看负伤的胡耀邦 。
孔宪权与胡耀邦、杨勇、苏振华等人都同样参加这场战役,还成为了亲密的战友 。在杨勇等人的眼中,孔宪权简直就是“打不死的程咬金”,受了如此严重的伤还能继续作战,歼灭敌人 。
由于孔宪权的伤势严重,因此需要静养 。但是当时的大军正在长征,需要时刻保持进军速度 。这样一来,组织上为了保证孔宪权能够拥有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养伤,将他安排到了当地的一个财主的家中,同时还为他安排了警卫员和卫生员,并留下了300块的银元供他消费 。
就这样,孔宪权被安排安置在了当地,而这一待就是15年 。在这15年期间,孔宪权为了生计,拖着残病的身体,卖过杂货,还当过泥瓦匠 。
老红军|老红军因伤掉队成瓦工,建国后写信给上将战友:我还没有工作
文章图片

但是尽管是这样,孔宪权仍然坚强的生活着,他始终都相信组织不会忘记自己曾经的贡献 。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这让孔宪权分外的高兴 。不久之后,孔宪权在报纸上看到了曾经的战友杨勇和苏振华担任贵州军区司令和政委的消息,于是他打算写信给组织,希望能够重新为党和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孔宪权在信中写到:“虽然我的身体残废了,如今还没有工作,但是还可以为国家和人民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请组织上考虑分配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