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李世民的手下能人辈出,他是如何做到不杀功臣,还能震慑群臣的?

唐太宗李世民二十多岁就跟着父亲唐高祖李渊打天下,27岁就当上了皇帝 。他的手下人才辈出,文有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武有尉迟敬德、李靖、程咬金这样的人才 。
李世民的一生,总共只杀过两位开国功臣 。这证明他显然不是靠暴力手段来驾驭人才为己所用,而是有一套独特的“驭人之术” 。
宋代大文学家苏辙对李世民用人的水平,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认为他“任贤使能,将相莫非其人……自三代以下,未见其比也” 。
李世民|李世民的手下能人辈出,他是如何做到不杀功臣,还能震慑群臣的?
文章图片

李世民就开始表扬薛仕贵说:“朕不喜得辽东,喜得卿也 。”这简直就和刘备摔孩子,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可以觉得李世民讲话虚伪,但是这种话听在大臣们的耳朵里面就非常舒服了 。
他喜欢打感情牌,动不动就说一些诸如我非你不可的肉麻话,然后臣子听了就感激涕零,毕竟那是皇帝金口玉牙说出来的呀 。感激之余,就有人暗中发誓,一定要为他肝脑涂地 。
【李世民|李世民的手下能人辈出,他是如何做到不杀功臣,还能震慑群臣的?】如果你认为李世民除了奖励、激励和“打感情牌”就没其他招数的话,那么你就错了 。李世民还有“胡萝卜加大棒”这一招,他对唐朝开国名将尉迟敬德就曾经采用过 。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尉迟敬德在一次庆功宴上,因为排座次的问题,对另外一名臣子大打出手 。李世民的弟弟李道宗去劝他,没想到尉迟敬德连李世民的弟弟一块儿打了 。
李世民见状,直接就拂袖而去 。尉迟敬德酒醒后非常害怕,不知道自己会怎么样 。然后李世民把他叫过去,也不提之前的事,就跟他讲了汉高祖刘邦杀功臣的往事 。
李世民啪啦啪啦讲了一大通,最后也没有处理尉迟敬德,就是一直在暗示尉迟敬德:我是可以杀你的,可是我没有杀你,你自己想想这是为什么吧 。
李世民|李世民的手下能人辈出,他是如何做到不杀功臣,还能震慑群臣的?
文章图片

几次三番这么暗示下来,尉迟敬德就老实多了 。后来到了某一天,李世民忽然又说要把女儿嫁给尉迟敬德,尉迟敬德被吓得不行 。
尉迟敬德一琢磨,这事儿不对呀?我都五十好几了,他女儿才二十不到,他怎么会把女儿嫁给我呢?于是他就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 。
其实他心里知道,李世民就是想缓和他之间的气氛,并明示他:臣子要有臣子的本分,守不住本分,你就得掉脑袋;守住了本分,你会得到很多很多 。
李世民通过这样的方式,轻松震慑住了这位在玄武门帮他杀出重围的名将 。从此以后,尉迟敬德就一直安守着自己的本分,不敢再越雷池半步了 。
结语
李世民是一位天生的领导者,他的出身决定了他从一开始就得到了最好的教育 。他熟读各类兵书、史册,并在作战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思想,他其实终生都在研究古代管理学 。
李世民|李世民的手下能人辈出,他是如何做到不杀功臣,还能震慑群臣的?
文章图片

当李世民二十四岁时,他就开始有意识组建了“文学馆”,做起了人才储备的工作 。无论是花言巧语笼络人心,还是以物质奖励激励大臣,都是他成功的必要手段 。
另外,他的口才很好,又和刘备一样擅长打感情牌,并且能做到恩威并施、赏罚分明,这些就是他成功的全部秘诀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