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漫话清朝退休制度,在官场询问年龄是严重忌讳,做官犹如去驿站( 二 )


清朝|漫话清朝退休制度,在官场询问年龄是严重忌讳,做官犹如去驿站
文章图片

清代官员
对于承上启下的知府一官 , 因为向上升一阶 , 就是监司大员 , 进而为布、按方面大员 , 因而更视现任为传合 , 所做的事情就是连迎上司 , 以图升迁 。
由于官如传舍 , 人无久志 , 致使为官者得过且过,苟且目前 , 不思进取,甚至旷职废事 。乾隆时雅尔图在河南为巡抚 , 官署长满茂草 , 也不修整,更何谈其他 。许容在湖南任巡抚,甚至用文书废纸糊衙署 , 气得皇帝也说“这些就是所谓以官为传含的典型” 。雅尔图、许容在当时被称为勤于职事的省级大员 , 他们尚且如此 , 其他省可以推想是什么样子 。到了州县官 , “在官无异一驿耳” , 做官像驿站一样 , 只是匆匆过客,何必要有长远打算 。人在旅途 , 官也如此 , 要想让他们为民做事 , 岂不是痴人说梦 。
【清朝|漫话清朝退休制度,在官场询问年龄是严重忌讳,做官犹如去驿站】
清朝|漫话清朝退休制度,在官场询问年龄是严重忌讳,做官犹如去驿站
文章图片

相关画面
乾隆帝就说 , 现今的亲民官 , 虽然不至于贿赂公行 , 也不乏兢兢职守的人,但功令森严 , 考成追迫 , 每天在文山会海之中 , 哪有真心以民为念?知州知县的本意是让他们周知一州一县之事 , 精神必须贯注,有事在衙署办理 , 无事巡历乡村,但现在的州县官 , 只以公文往来为事,平日安坐衙署 , 或者奔走上司门前 , 跑官要官 , 州县官的本意已荡然无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