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汤和:识君67年,妻妾数百名,汤和能善终,只因朱元璋待他太复杂( 五 )


汤和|汤和:识君67年,妻妾数百名,汤和能善终,只因朱元璋待他太复杂
文章图片

一年后 , 汤和随徐达北伐 , 在断头山和元军遭遇 , 史载“战败 , 亡一指挥 , 帝不问” , 意思是 , 汤和又打了败仗 , 还造成了一位指挥使战死 , 朱元璋念及汤和之功 , 并没有问罪于汤和 。
其实 , 朱元璋对汤和 , 有种“恨铁不成钢”之感 。有一种可能 , 就是朱元璋一直期待汤和再立新功 , 他好借机会把欠汤和的“公爵”封赏给汤和 。从接下来的记载看 , 这种可能性很大 。
洪武九年 , 蒙古将领伯颜帖木儿犯边 , 朱元璋立即派汤和带兵前往延安 , 汤和在延安坚守了一年多 , 伯颜帖木儿最终兵败投降 。等汤和从延安回来 , 他被朱元璋封为信国公 。《明史》云:
“进封信国公 , 岁禄三千石 , 议军国事 。”
“议军国事”这4个字 , 并不是每个公侯都有的 , 这说明汤和当时参与明朝军队的指挥 。在这期间 , 汤和多次前往凤阳、北京等地帮明朝操练军队 , 修缮边防城墙 。从这些迹象可以看出 , 在时隔多年后 , 朱元璋重新信任了汤和 。
五、急流勇退 , 寿终正寝
明朝洪武十四年 , 朱元璋派徐达北伐草原 , 汤和任副将 , 此战大胜而归 , 四年后 , 徐达病逝 。这不仅意味着朱元璋又失去了一位老伙计 , 还意味着汤和将会更加深入地参与军国大事 。洪武十八年 , 蛮族叛乱 , 朱元璋派汤和为征虏将军 , 配合楚王朱桢围剿叛军 。朱桢是朱元璋的第六子 , 名义上是朱桢带兵 , 其实还是汤和全权负责 , 这一次 , 汤和迎来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军事高潮 , 他完胜敌军 , 一次性俘虏敌人4万多人 , 并擒获蛮人首领 。
汤和|汤和:识君67年,妻妾数百名,汤和能善终,只因朱元璋待他太复杂
文章图片

洪武二十一年 , 汤和突然向朱元璋提出辞职 , 朱元璋听完后 , 大喜 。《明史·汤和传》云:
于时 , 帝春秋浸高 , 天下无事 , 魏国、曹国皆前卒 , 意不欲诸将久典兵 , 未有以发也 。和以间从容言:“臣犬马齿长 , 不堪复任驱策 , 愿得归故乡 , 为容棺之墟 , 以待骸骨 。”帝大悦 。
意思是 , 当时朱元璋年事已高 , 天下已经没有兵戈之事 , 徐达、李文忠都已经病逝了 , 朱元璋想收回兵权 , 但并没有公开采取措施 。汤和洞察到了朱元璋的心思 , 主动提出告老还乡 , 朱元璋大喜过望 。
朱元璋对汤和的“识趣”非常认可 , 他在凤阳给汤和赐了府邸和良田 , 让汤和回家养老 。
汤和在回乡之前 , 为明朝做了最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当时 , 沿海倭寇经常来犯 。他们机动性极强 , 杀掠过后立即消失 , 让朱元璋非常头疼 。朱元璋便让汤和去一趟 。汤和巡视一圈后 , 觉得最好能在沿海一带每隔一段距离设置一处卫所 , 朱元璋欣然同意 , 在汤和的建议下 , 一共设置了59座沿海卫所 。《明史》云:
嘉靖间 , 东南苦倭患 , 和所筑沿海城戍 , 皆坚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