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汤和告老还乡后7年口不言兵,散尽妻妾百余人,换来子孙百年平安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功高盖主一直都是君王的大忌,但是在一种情况下,君臣关系非比寻常,那就是君是开国皇帝,臣是陪皇帝打天下的曾经的兄弟,而这群人的下场如何呢?历史上就有许多活生生的例子 。
众所周知,刘邦之所以能够战胜项羽,全靠部下的帮助,而这一点刘邦自己都承认,但是那些功臣虽然被封了侯爵,赐予了封地,但是很多人尤其是武将都被刘邦以莫须有的罪名除之而后快 。还有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的杯酒释兵权……
当然,诛杀功臣最出名的便是明太祖朱元璋,从和尚乞丐到一国之君,朱元璋一路走得艰辛,自然也少不了很多人的帮助,但是在朱元璋获得皇位后却大肆杀害功臣,刘伯温、李善长、徐达等人皆不得善终,令人叹惋 。
可是这些功臣中也有一个例外,那便是汤和,他七年口不言兵,散尽家中一百多名妻妾,却保了自己和子孙二百多年的富贵平安 。
汤和|汤和告老还乡后7年口不言兵,散尽妻妾百余人,换来子孙百年平安
文章图片

1380年,在朱元璋的操控下嚣张跋扈的胡惟庸被杀,并下旨此后不准再立丞相,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彻底废除,与皇权斗争了一千多年的相权彻底宣告失败,皇权也得到了大大加强 。
移交兵权,安享晚年
汤和就敏锐地观察到了朱元璋的心思,大概也是他足够的了解朱元璋,汤和找到了合适的机会,向朱元璋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总体来便是汤和觉得自己年事已高,无法再领兵打仗了,希望能交还兵权,回归故乡,颐养天年了 。
朱元璋听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爽快地答应了汤和的要求,并且赐金银,还下旨在安徽凤阳给汤和建造豪华府邸 。
汤和|汤和告老还乡后7年口不言兵,散尽妻妾百余人,换来子孙百年平安
文章图片

当时倭寇经常骚扰沿海一带,朱元璋让汤和替自己前往沿海一带查看情况,汤和在实地考察以后,汤和提议建造了59座筑城,而朱元璋更是欣然同意,这也成为了汤和为大明王朝做的最后一件有意义的事 。
回到都城的汤和用钱财打发走了自己的妻妾百余人,向朱元璋表达了离开的决心,带着妻子女儿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也是很开心,赏赐了汤和和他妻子很多财物,还下令褒奖 。
从此汤和远离了朝堂政治的斗争,开始安详自己的晚年,还是像从前那边的谨慎低调,不问朝政,更是七年口不言兵,才让朱元璋对他彻底放心 。
汤和|汤和告老还乡后7年口不言兵,散尽妻妾百余人,换来子孙百年平安
文章图片

随后,一个又一个曾经的功臣被朱元璋扣上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尤其是著名的蓝玉案爆发,牵涉了朝中一系列的大臣,那是再回头看时,当时汤和告老还乡,明哲保身的决定有多明智 。
自此以后,汤和也只不过是每年前往京城一次,向朱元璋述职,而那时,两人说的话更多的是童年时候的趣事和这些年家乡的发展 。除此之外汤和就是在自己的小院中喝喝茶、种种花 。
汤和晚年重病,朱元璋亲自探望,后来汤和的病好一些后,朱元璋又命人带汤和入宫两人见面,那时候,两个从小一起玩泥巴的孩子已经白发苍苍,再面对彼此的时候大概有更多的感慨吧 。
1395年,汤和病逝,享年七十岁 。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 。
汤和|汤和告老还乡后7年口不言兵,散尽妻妾百余人,换来子孙百年平安
文章图片

小结:
在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王朝,皇权高度集中,与皇权斗争了一千多年的相权,最终也被明太祖朱元璋的一纸令下所废除,君臣关系也从秦汉时期的“坐而论道”变成了后来明清时期的“跪受笔录” 。
在历史上有才能又极其得民心的将领、大臣往往不得善终,即使曾经一起起兵谋反,一起攻打天下,甚至同吃同住,过了命的兄弟,但是等天下安定以后,君王就视这“兄弟”为眼中钉,生怕他背叛自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