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明代特种兵“辽东夜不收”,挣着卖白菜的钱,干着不要命的活儿( 二 )


明朝|明代特种兵“辽东夜不收”,挣着卖白菜的钱,干着不要命的活儿
文章图片

夜不收战力之弱,其实根本上还是明代边军赏罚体制的问题 。
如前所述,夜不收成军较早,但宣德时期,夜不收和一般军士的赏罚、薪俸一样 。直到正统三年(1439),夜不收的俸禄才被全面提高,比一般军士“增口粮二斗”,但并不稳定,总俸禄大体维持在8斗到1石,一般情况下这只能勉强养活三口之家 。除了固定工资,夜不收还有专门补贴,比如外出侦察、袭击贼巢,但即便如此,一般也不过增加5斗 。但夜不收是个高危职业,这样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而且如果夜不收刺探的军情不对,贻误战机,甚至将大军置于险地,那就得“登时斩”,管理他的长官还负连带责任 。
薪俸过低,惩罚过重的赏罚体制,遂造成夜不收质量下降,积极性不高,致使情报失真 。比如萨尔浒之战前,反金联军总指挥杨镐曾经提出“侦探宜明”,但很明显杨镐得到的情报并不太准确,不然也不会被女真各个击破 。
明朝|明代特种兵“辽东夜不收”,挣着卖白菜的钱,干着不要命的活儿
文章图片

文史君说
虽然夜不收体系存在弊端,但不可否认,夜不收的确是明军的一把钢刀,威胁着明朝的敌人 。天命六年(1621),努尔哈赤去阿敏处,一路之上,每次大营开拔都要提前派人沿途打探,并反复告诉沿途百姓,凡擒得敌探来献者赏之,就是怕明朝夜不收渗透进己方领地袭杀自己 。
参考文献
柏桦:《明代的夜不收军》,《古代文明》2013年第1期 。
邢玲玲:《夜不收释疑》,《安徽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
张松梅:《明代夜不收军制探析》,《兰台世界》2020年第7期 。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