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_历史人物|铁齿铜牙,巡按江西,于谦神威乍现,却只是开始
导语:出生于1398年的于谦,恐怕不会想到自己在未来几十年里面的一举一动,已经无形之中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历史,而明朝能否成为第二个南、北宋或者依然是明朝本身,全都在于谦的一念之间 。历史上对于于谦的评价非常的高,高到了只有八个字: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在前文中曾经无数次讲到,但凡与民族英雄这四个字牵扯上关联的,那必然是了不得的一等一的大英雄 。岳飞是民族英雄、文天祥也是民族英雄,同样的于谦也是民族英雄,而且是明朝有名的民族英雄 。让我们揭开历史的迷雾,一起来窥探一下那个神秘而又莫测的于谦,来看看他究竟对明王朝做了哪些事情,在这些事情的背后又究竟隐藏着一颗怎样的赤子之心 。
文章图片
好了,接下来的这场战役不用过多描述,因为输了而且很惨,明英宗朱祁镇率领的大量军团全都死在了北方,回来的人少之又少 。
而这个时候新上任的皇帝,正在纠结,究竟是该往南边跑还是直接投降 。
这样的一种想法是让人很难理解,毕竟除了往南边跑或者投降之外,还有一种做法,那就是率领自己的军队反抗北边的敌人,毕竟事情还没有遭到如此地步 。
恰恰相反,事情已经糟透了,而且糟的不能再透了 。
此时的明朝北京附近的所有军队都被朱祁镇给拉了出去,而朱祁镇把这些军队拉出去之后,再也没有拉回来,明朝的京城就如同一个空壳子一样,只要北方的蛮夷之人想要打过来,随随便便率领一支军队都可以攻过来 。
于谦在面对这种情况下回顾左右厉声说道:
所有建议南迁的人都应该斩首,难道你们想当第二个南宋吗?
保卫京师
第二位皇帝见到于谦能够在这样的一个关键时刻说出如此意气高昂的话,深感触动,于是便直接将所有的兵权、将权和统帅权力一股脑的给了于谦 。
轰轰烈烈的北京保卫战正式开始,而北京保卫战从开始之初就以一种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过程衍变,而明朝在此次战役之后将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
整个北京保卫战所涉及到的经典战役数不胜数,与于谦相关的经典战役和经典条例更是多的说不过来,
只不过有一点非常的闪亮,也正是因为这个闪光点决定了明朝能够继续留存下来 。
于谦环顾左右,看着所有的将士,只是低沉的说了一句话:
从现在开始我们率领军队冲出城门与敌方进攻,一旦冲出城门那么就绝对不允许城门再次开启 。
文章图片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用另一种思维来理解,那就是冲出城门之后两个军队进行搏击只能有一方胜利,理论上来说是这个样子的,可是对于明朝的军队而言,如果输掉了,还可以躲进城里面进行被动防御 。但是于谦在这个时候已经把这一条可能通通砍掉,绝对不允许在出去迎敌之后再逃回来 。
如果还是听不明白的话,我们说的再明显一些,那就是此次战役只能有一方胜利,如果你打不赢对方,那你就在城门外被敌人打死,没有后退和逃亡这一种可能 。
于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不久之后整个明朝将面临一次大劫难,而在这个大劫难当中,于谦凭借着他惊人的谋略以及铁血的手腕,牢牢的守住了北京城,躲过了这场灾难 。
战役总结
京城保卫战似乎已经结束,这场战役结束之后,如果我们从一个情理的角度来出发,于谦的确有值得高兴的事情,也有值得骄傲的事情,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保家卫国,也不是每一个人可以力挽狂澜 。
推荐阅读
- 于谦_历史人物|朱祁镇冤杀于谦,重夺皇位三年后,一大臣说:皇上,你被骗惨了
- 褚蒜子|一个不著名的历史人物,却足足辅助拥立过六个皇帝,她就是褚蒜子
- 朱祁钰|为于谦平反,还景帝帝号,读懂朱见深的善良,方知少年人的胸怀
- 于谦_历史人物|于谦明知英宗复辟成功自己会不得好死,为何夺门之变他仍坐视不管?
- 于谦_历史人物|明朝一忠臣被斩,太后绝食多日,锦衣卫抄家落泪,刽子手羞愧自尽
- 负荆请罪历史人物是谁
- 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主要人物是西楚霸王项羽(多图)
- 卧薪尝胆的历史人物是谁?【图】
- 马革裹尸的历史人物有哪些?(组图)
- 保住大明江山的于谦,为何会被明英宗处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