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疯狂地推极速版,快手经营策略急变( 二 )


尽管快手没有做后续澄清,但我们应当看到的是,街头巷尾的地推军团,功不可没。
资本市场需要的是一个好故事,一个有潜力、有成长、有未来、有希望的「四有青年」。有抖音和 TikTok 跑在前面,用户增长早已放缓的快手,不想放弃「以增长为纲」的故事,一旦增长性不在进入成熟变现阶段,资本市场对于亏损数字显然将更加苛刻。
这也就解释了,地推小哥们为何如此「卖命」?背负着不低的指标和诱人的激励,其背后是快手在增长和变现之中,完全倒向了前者——即便这样做难度很大。
这意味着,快手的经营策略,已经发生了重大转向。
而推广极速版及其他应用程序的营销开支是巨大的。
据财报显示,快手 2020 年的销售及营销开支高达 266 亿元,同比增幅高达 169.8%,今年更是只高不低。和其他平台相比,快手的单用户维护成本也很高,受资本青睐的 B 站单用户维护成本为 17.3 元,微博仅 0.9 元,而快手则高达 55.3 元。
为了增加用户活跃度,快手极速版、快手 APP 均推出各式各样的领现金活动,来诱使用户不停的开启刷视频淘金模式。
如此大的营销力度,换来月活 10 亿的数字,而宿华近日更是表示要在海外大举进攻。可以预计的是,快手的烧钱游戏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02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吗?快手向一二线城市发起进攻,有如诸葛北伐。圈内投资人认为「短视频用户增长接近天花板,平台的拉新,都是在唤醒其他平台的沉睡老用户。」而这意味快手的拉新需求不能只局限于乡镇人群。
自去年起,快手开始不断扩充内容。牵手京东,签约周杰伦。以强目标导向的姿态,加速运转内容、商业化等业务武装。
为实现更广泛的人群覆盖,快手开始在各个方面进行精细化深耕。一二线城市里,很多人都说,土味快手用土办法让自己无处遁形。
在草莽岁月,以「老铁、家人经济」打天下的快手,和抖音相比,更注重用户之间的联系。在快手现象级网红频出的时代,类似「MC 天佑」、「牌牌琦」等厂牌轻易坐拥千万粉丝。2017 年至 2019 年,快手直播变现收入占总营收的百分比曾一度高达 95.3%。而这一数据在 2020 年出现大幅收窄。
2020 年,快手直播变现收入仅占全年总营收的 56.5%,近乎减半。并且增速放缓,2020 年第四季度,直播平均月付费用户仅自 2019 年同期的 5020 万增至 5080 万。
占据营收半壁江山的主业,接近于停滞状态。
随着有关部门对直播内容的严查,曾经快手的 6 大扛把子,有 4 个遭遇过封杀,快手本身针对辛有志等家族的「削藩」意味明显,可以预见的是,快手依靠直播这一业务变现能力的路径已经基本见顶,平台的商业化重心也开始挪向抽成较低但风险可控的电商以及信息流广告。
单就直播生态,快手需要进一步强化官方运营力量,对主播进行精细化监管和内容分类。随着新增用户的涌入,面对更加多样化的需求,「家人土嗨式」圈地自封难以为继,这对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快手来说,是需要破局的。
除了对主播的精细化管理,快手在视频内容方面也在寻求精细化分割。除了快手自有的之外,快手还试水了兴趣社交、在线教育和二次元,覆盖了美食、游戏、体育、知识、汽车等几十个内容与行业垂类。这使得很多老用户吐槽快手「土味」不再,越来越「抖」。
但在市场化面前,「越打越相似」是正常的。
对于所有社区式 app 来说,无论他的形态和功能,归根结底就两个目的,拉新和留存。让更多的用户进来,再让用户持续去使用,最终进化成为难以复制的文化壁垒,是一个成功的社区式 app 可以长期发展的关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