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刘邦苦笑,这天下只有张良懂我( 二 )


02
刘邦会立刘如意吗?
答案是不会 。为什么?刘如意比刘盈年纪更小,就凭刘邦说几句性格像自己,便能坐稳朝堂?而这个貌似是刘如意的唯一优势 。
再看戚夫人和吕后,戚夫人只知道搔首弄姿,凭借舞技来满足刘邦的声色欲望 。最是无情帝王家,吕后的雷厉风行、心狠手辣,已经向刘邦证明了只有吕后才有资格成为后宫之主 。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吕后即便再怎么心狠手辣,也必然会将刘盈的利益放在首位 。况且吕后在沛县兄弟们心中的声望极高,她的存在也能暂时笼络和稳住众兄弟对大汉的忠心 。
另外,秦王政即位时的教训历历在目,子幼母壮,必乱朝纲 。刘如意太小而戚夫人尚且年轻,如果有人示爱,像戚夫人这样的女人,能否恪守妇道?她爱刘邦,说得难听一点,不过就是为了争夺刘如意的太子之位 。
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刘邦苦笑,这天下只有张良懂我
文章图片

反观吕后,年老色衰,除了想成全儿子,应该不会有其它非分之想了 。那么两者相比,刘如意登基后,政权旁落贼人之手的可能性更大 。
其实,太史公早已用相同的笔法暗喻了戚夫人的下场 。
楚汉垓下决战,项羽绝望之时,曾用歌声向虞姬诀别,虞姬歌罢,引剑自刎而免遭生前之苦 。同样,刘邦在目送四贤离开时,明确告诉戚夫人已经无可奈何,然后借用歌声向她诀别 。可惜戚夫人太傻,还抱有幻想,以致于成为人彘 。
其实,从刘邦的种种举措,如托孤周昌,不难判断,刘邦放心不下的只是刘如意,绝非是戚夫人 。
无论是戚夫人还是刘如意,皆毫无心机可言,且母壮子幼,刘邦这么可能会放心地将江山交予此两人之手?其实说到底,他们也不过是刘邦手上的一颗棋子罢了,详细解释看下文 。
03
刘邦的手段
既然刘邦不想改立太子,但是面多众多的内忧外患,刘邦又是如何一一化解的呢?
1)扬言易储,激出忠臣,树立刘盈的威信
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刘邦苦笑,这天下只有张良懂我
文章图片

高祖十二年(前195),刘邦打算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时任太子太傅的叔孙通急了,劝谏道:“春秋时,因为晋献公宠幸妾室而发生骊姬之乱,晋国朝政为此动荡几十年 。秦始皇因为不早立扶苏为太子,让赵高有机可乘而立了胡亥,结果三年就灭亡 。太子仁厚孝顺,吕后与陛下同甘共苦 。陛下,一定要废长立小,臣宁愿以死来明志 。”
刘邦说道:“我只不过是随便说说罢了 。”
叔孙通说:“太子是天下的根基,岂能以天下为戏言呢?”
刘邦只能表示接受谏言 。
其实除了叔孙通,许多大臣都坚决反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周昌,敢在朝堂上与刘邦极力争辩,理由很质朴,就是认为刘邦此举不妥,如果一定想废掉太子,那么对不起,我只能坚决不接受诏令 。刘邦听罢,很高兴地笑了 。
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刘邦苦笑,这天下只有张良懂我
文章图片

刘邦回宫后,又打算换太子,张良托病不参与朝政 。
当然还有许多臣子力挺刘盈,但是太史公真正浓墨描述的不过是上面三位 。周昌不畏君威,也不给刘邦面子,与其激辩于朝堂之上;张良托病不出;叔孙通更是以死明志 。
按理说,刘邦的尊严被这三个人当众践踏,至少得龙颜大怒,或者更狠点就是拉出去斩了 。但是,刘邦的态度偏偏截然相反,也不管君无戏言,更不顾自己的身份,对一个臣子叔孙通承认自己不过是戏言;面对周昌的挑衅,高兴地笑了;对张良的托病,也不过问 。
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刘邦苦笑,这天下只有张良懂我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