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刘邦苦笑,这天下只有张良懂我( 三 )



为什么?刘邦易储是假,逼出忠臣是真 。
首先,刘邦担心自己百年以后,那些臣子会倚老卖老欺凌少主,或者包藏祸心,对刘氏江山图谋不轨 。刘邦用易储这一招苦肉计,轻而易举就将众臣子的立场改变,从当初对刘盈的不服变为对其的坚决拥护,刘邦能不笑吗?其次,刘邦的精明令人心悦诚服,他为刘盈挑选的师傅可是别有用心啊!不只是教导刘盈,更重要的是关键的时候,愿意站出来以死相逼 。做给谁看?还不是满朝文武,他们为那些明哲保身的臣子做出了选择,在他们的表率下,从众效应十分明显,臣子们纷纷倒向刘盈这边 。最后,刘邦在臣子们的坚决反对下,最终放弃易储 。臣子们以为自己赢了,相互道贺 。其实,真正开心的莫过于刘邦了,他利用戚夫人母子,假意换储,便让众臣子誓死效忠刘盈,誓死效忠刘氏江山 。这样,刘邦便为刘盈树立了威信,顺利将江山托付于他 。2)逼出张良,效仿周武王托孤
自从入关后,张良体弱多病,便不食五谷,闭门不出有一年多 。
虽然,刘邦天天吵着要废掉刘盈,可是张良根本不愿意卷入刘邦家庭纷争 。吕后坐不住了,硬逼着张良出主意 。张良无奈,只好让他们去请商山四皓出山 。刘邦见到四人后,果然改变了主意 。
是这四位老先生改变了刘邦的主意吗?我看未必如此 。吕后难道突然就开窍了?能一招将军刘邦 。刘邦是何等聪明?一眼便看出张良出手了 。
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刘邦苦笑,这天下只有张良懂我
文章图片

汉初三杰中,刘邦最欣赏且最放心的就是张良,因为张良是为了替韩国复仇才愿意追随刘邦,推翻秦朝灭掉项羽后,心愿已了,便选择了急流勇退 。另外,张良本就是名门之后,相较于其他出身寒微的臣子们来说,本就视名利如烟云 。
刘邦年老且病痛缠身,知道来日不多 。想到刘盈软弱,如何能应对内忧外患?
周朝初建,周武王寝食难安 。后来,周武王将太子成王托付给周公旦,周公果然不负所托,辅佐少主成王,令天下归心,拉开成康盛世的序幕 。
此时的刘邦如同当初的周武王,面临着同样棘手的问题 。他也想效法周武王,寻找一位能托孤的大臣 。而他的心目中,张良便是那唯一人选 。可是刘邦还没开口托孤,张良便辟谷了 。秦二世的教训犹历历在目,刘邦是心急如焚,但却不能明说,原因见上一点 。于是便三天两头扬言要换太子,逼着吕后去用下三滥的手段请出张良 。
张良出手,请来四贤,这与当初周朝的“文王四友”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啊!但关键是,刘邦知道张良出手了,而且以后都将辅佐太子,这就行了 。
3)逼迫刘盈上战场的背后
刘邦大病未愈,希望刘盈能披挂上阵,去讨伐黥布 。吕后前去哭闹,刘邦无奈,拖着病体上战场 。相较于晋献公对那三个儿子的态度,真看不出刘邦对刘盈的无情 。
相反,张良为刘邦送行之时,借机劝刘邦让太子监守关中军队 。刘邦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还立刻顺水推舟,任命张良为太子少傅,希望他能克服病痛,辅佐刘盈 。
刘邦|废掉太子刘盈?刘邦苦笑,这天下只有张良懂我
文章图片

简而言之,刘邦此举可归结为以下3点:
担心刘盈被黥布所伤,刘邦不顾自己身体亲自前往抗击; 刘盈获得了关中军权; 刘盈得到了少傅张良从这里,不但看不出刘邦对刘盈的无情,相反是满满的关爱之情 。
4)为何保护刘如意?
杀樊哙,实为警告群臣,要效忠的是刘氏刘邦听闻樊哙将来要杀死戚夫人母子,大为恼火,命令陈平将其诛杀 。樊哙一向是刘邦跟前的红人,为什么非为一个流言而置其于死地呢?因为,樊哙还有一重身份,便是吕后的妹夫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