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难|抖音难解外卖难题( 二 )
在此之后,今年年初,抖音在同城频道悄悄上线了“优惠团购”,覆盖美食餐饮和酒店民宿两大板块;3月,抖音团购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城市正式上线,短短三个月的时间,抖音团购已经在北京、成都、南京、西安、沈阳、哈尔滨等十几个城市上线,甚至渗透到区县一级。除此之外,抖音还上线了点餐系统。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二、字节跳动的野心随着产品矩阵不断拓宽,字节的商业版图开始明晰。
从2012年的今日头条、2016年的抖音,再到2017年的懂车帝、2019年的飞书,字节跳动的产品架构遍历了综合资讯、长短视频、娱乐社交、商务办公、在线阅读、垂直社区等多个领域,成为了大家眼中批量生产手机软件的“APP工厂”。
在这个商业版图里,最让人好奇的是,为何字节会选择抖音来承载外卖业务?
我们先对抖音本身作回归性分析。自2016年上线,抖音通过一系列高频运营模式,以半年一亿左右的DAU速度成长,今年2月,CEO张楠曾在微头条上透露,自2018年5月抖音上线第一个搜索入口之后,抖音搜索的月活用户已超5.5亿,流量成为了抖音的杀手锏。
新眸曾在《打卡月活5.5亿后,抖音下一个衡量点会是什么?》一文中提到,抖音创立初期,目标是建立一个音乐短视频社区平台,但短视频掀起的热潮并没有给抖音带来清晰地变现道路,变现的主要来源还是广告,这也解释了为何抖音会开展直播带货等电商业务。
流量见顶,是抖音面临另一个困境。根据《2020抖音数据报告》,抖音DAU已停留在了6-7亿之间,增速放缓。因而,瞄准本地生活市场,发力外卖业务,成为了抖音以及字节的一次试水,至于为什么是试水,我们从心动外卖业务只是内嵌在抖音里的小程序、而非独立的APP中可以看出。
“心动外卖”的出现,看似突然,但当我们厘清字节的产品矩阵逻辑后就能明白,对本地生活服务的开拓,只不过是字节的又一次尝试破圈:对标知乎的悟空问答,上线一年后黯然退场;新型社交多闪,其7日后用户留存率仅为16.34%;对标B站,立足中视频的西瓜视频,目前仍未能看到新转机等。
抖音业务的呈现思路看似与美团的本地生活模式相似,但两者基因上的根本性差异,意味着抖音不可能或者说根本无法复制美团模式,美团的实质是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是提供一站式娱乐与搜索功能的工具平台,而抖音则起到引流平台的作用,始终以流量变现作为核心业务。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心动外卖的动作中看出。
在美团和饿了么已经占有绝大多数市场份额的情况下,从0开始挖掘市场显然难以实现,所以抖音的“心动外卖”选择避开直接冲突,在抖音的高流量下,采取与第三方外卖平台合作的方式,意图打造出类似高德导航打车业务的聚合式平台。
以信息输出为例,抖音将区别于美团图文形式的本地生活咨询推送,提供以短视频为主的点评服务,新增视频打卡功能,供用户参考。由此可见,相比传统外卖平台的“人找服务”,抖音外卖的优势在于庞大的用户流量和算法优势,以“服务找人”的核心理念打造视频版的大众点评。
三、本地生活服务,没有最优解2013年11月,美团外卖上线;2020年8月,美团外卖日订单量突破4000万单。《长期有耐心》一书把美团外卖业务的成功归因于持续迭代。
单从这方面来看,即便关于“心动外卖”的信息较少,我们尚且无法对其做更深入的研究,但回归到外卖业务本身,单纯的打造视频版的美团,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简单。要知道,本地生活服务是连接线上与线下的,仅靠抖音的流量与算法是无法支撑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推荐阅读
- 虚假粉丝|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平台|抖音发布首份安全透明度报告 推动平台治理公开化
- 春节|抖音电商公布春节物流政策 承诺平台不打烊
- 三七互娱|三七互娱投资副总裁林均全加盟字节 任抖音生态战略负责人
- 整顿|抖音:专项打击平台虚假粉丝现象,共整顿账号 23.15 万个
- 中国|全民做电商、送外卖、做抖音,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未来?
- 电商|消息称抖音电商测试快递服务“音尊达”
- 产地仓|抖音布局产地仓业务:测试快递服务“音尊达”,提供上门送货服务
- d抖音入局本地生活,做得起来吗?
- 月活|西瓜视频联合抖音、今日头条发布《中视频2021发展趋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