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大清十一帝中,他的谋略、权术无人能及,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那是谁?( 二 )


康熙|大清十一帝中,他的谋略、权术无人能及,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那是谁?
文章图片

雍正对胤礽已仁至义尽,那么,为何还要将胤礽的六女儿过继到自己家呢?
民间素来有“满蒙一家亲”之说,早在努尔哈赤、皇太极等满族先皇问鼎中原前,就曾与蒙古人通过联姻这种方式巩固实力 。满人入关后,为了稳固北方大局,与蒙古人保持通婚 。康熙共有二十个女儿,其中,七个都被送到蒙古做了和亲公主 。
虽说,这些和亲公主远嫁塞外后地位尊崇,受蒙古礼遇,与汉朝时期的匈奴和番迥然不同 。但是,高贵的满族公主从繁华的首都移居到苍凉的草原,嫁给一个文化不同、语言不通,连脾气秉性都不清楚的蒙古丈夫,不论如何,这都与幸福搭不上边 。
康熙|大清十一帝中,他的谋略、权术无人能及,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那是谁?
文章图片

康熙与蒙古王公保持通婚这一“优良传统”,雍正出于政治立场考虑自然是认同的 。然而,四十四岁的雍正却只有这么一个女儿,根本达不到满蒙贵族通婚的条件 。若仅把一个女儿嫁给蒙古王公,根本无法满足政治需求 。
所以,为了扩充满清的“和亲公主储备”,雍正立即从兄弟家给自己过继了三个女儿 。十三弟怡亲王子嗣众多,所以,理应从胤祥家过继一个 。庄亲王的大女儿聪明贤惠,也是和亲公主的不二之选 。最后一个,就是胤礽的六女儿,也就是后来的和硕淑慎公主 。
雍正上位前,胤礽已被康熙废掉,在政治场上胤礽已失去了所有筹码,早就被其他兄弟视作“死老虎”不足为虑了 。雍正登基后才过了一年,胤礽被软禁整日闷闷不乐,没过多久便郁郁而终了 。作为被雍正强行过继的公主,淑慎公主过得幸福吗?
康熙|大清十一帝中,他的谋略、权术无人能及,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那是谁?
文章图片

史籍记载,和硕淑慎公主生于康熙四十七年,同年九月胤礽被废,全家人都被软禁在内宫 。几个月后,胤礽奇迹般的被复立,在这段时间中,和硕淑慎公主还是个襁褓中的婴孩,并不会对这段往事产生记忆 。
胤礽第二次被废时,小公主才四岁,这段时光没准会在她的脑海中留下恐怖的烙印 。被废的太子全家都被幽禁在深宫里,小公主看到除父亲外还有胤礽的一大群妻妾、自己的兄弟姐妹,全都失去了自由 。虽然,老皇帝命人每天按时送来吃穿用度,但是,谁想过这种生活呢?
【康熙|大清十一帝中,他的谋略、权术无人能及,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那是谁?】被软禁了十年后,小公主被登基的雍正接出禁宫,重见天日,但是,她却已心如死灰 。父亲去世,自己面临未知的命运,叔叔雍正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将自己接出去成为继女 。没过几年,雍正的真实目的便显露出来,和硕淑慎公主被送到科尔沁嫁给了观音保 。
康熙|大清十一帝中,他的谋略、权术无人能及,不是康熙也不是乾隆,那是谁?
文章图片

和硕淑慎嫁给观音保没几年,观音保猝然离世,失去丈夫的和硕淑慎这年才二十六岁,从这开始,和硕淑慎公主便开始寡居,直到七十七岁去世 。依笔者所知和硕淑慎公主的生平,单从她的境遇而言,已让笔者对满清的政治斗争感到心寒 。
该如何评价雍正的政治能力笔者力不能及,但若将雍正过继和硕淑慎公主作为雍正的善举,还是万万不能的 。纵观和硕淑慎的一生:被软禁了十年,守寡五十年,可以说,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困苦中度过,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是比死都还要难受的 。
倘若,雍正对胤礽的女儿有丝毫善举,那么,他为何不在其被软禁时便接过来养做继女呢?何必要在登基后才做此“善举”?而和硕淑慎公主的五十年寡居生活不正是雍正赐予的吗?从这点看来,雍正的手段着实可怕,有时候,我们甚至会被他的举动蒙蔽小觑了他的权术 。

推荐阅读